5、樟宜血泪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文丛 > 南洋寻根(连载) > 三、星洲种根 > 5、樟宜血泪

(连载)《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 第五章(238-239节)

作者:刘锋      来源:本站      点击:1731      时间:2017-04-07

24、樟宜血泪

(238)

       在小教堂左边的那座单层建筑物,就是樟宜的监狱博物馆。走在那一排排展览架之间,看着黑白照片上,所展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在监狱中的生活情况,我们的五官,仿佛感受到了那份凝结在宁静空气中的悲哀。

日年将华人蒙上眼睛枪杀,他们也害怕上帝的惩罚

       听佳耶图拉介绍说,近几年,由于不断有战俘的亲人和活着的前战俘,来新加坡樟宜寻找那苦难深重的遗址,因此,新加坡当局,就在原址的地方复原了小教堂,并新建了博物馆,它占地0.55公顷,耗资约300万新元。

日军马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了华族众多的樟宜

       眼前的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非常丰富,这些文物,一部分是原战俘给遗留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活着的前战俘和其亲友捐赠的,当我们从空旷的小教堂庭院走进左侧的冷气博物馆时,我们立即被一个叫哈克斯沃的战俘,所绘的百多幅水彩画所吸引住了。

日军在樟宜刀劈英士兵,以彰显其武士道精神

       哈克斯沃所绘的画,多数反映的是战俘的牢狱生活,其绘画细腻而幽默。我不知道这名战俘后来的命运,以及这些珍贵的画,是如何保存下来的,但那画中所反映出的黑色幽默,直至如今,都令人拍案叫绝。

日军以自行车闪电战攻入樟宜,使世人留下凶猛的记忆

       如《苍白的脸蛋》这幅画,表现的是战俘唯一没有被晒黑的屁股,他以此来暗喻战俘们惨遭折磨后病态的面部。在画中,他更把日日陪伴着战俘的成堆床螨,画成会跳降落伞、偷袭床褥的“大敌”,以此暗比日军的大举侵略。要知道,身陷囹圄中的哈克斯沃,画这些画,是在冒着生命的危险啊,它一旦被日军发现,就会性命难保。

日军把华人绑成一排,以这样的屠杀练刀

       馆内也展示了英国战俘史丹利·沃仁所绘的5幅巨型壁画的复制品。据介绍说,沃仁原是驾驶英国轰炸机的飞行员,新加坡沦陷后,沃仁被关进了位于新加坡马德咸路的樟宜第151号军营监狱。那时,监狱内满是患上痢疾而奄奄待毙的英联军战俘,为了鼓励患病狱友生存的勇气,为他们树起精神的支撑,他把监狱的墙上全绘上了一幅幅巨型壁画,画中的内容也都是耶稣和圣经的故事,这些画,让生命即将撕裂成为碎片的战俘们,在漫漫长夜中,眼前透出了一丝暗光。

 

(239)

       除了照片、素描与图画,馆内还有一些引起人性思索的实物,如一根来自牺牲无数战俘,而兴建完成的泰缅铁道的枕木长钉,一幅女性战俘制作的拼绘布照片,布上还绣有她们的芳名。我想,这极有可能是身陷绝境的战俘们,在向外界传递着她们生命的信号吧?

日军侵华元凶土肥原也来到樟宜逞凶

       还有一些生动的摆设品,如“蜡烛面条”,它像极了被“洗涤”过的华人红色残烛。其实,那是牲畜都不肯吃的棕油面条,外界虽然闻之色变,但为了延续生命,战俘们却不得不被迫吞食。

日军在樟宜屠杀华人的元凶迁政信,一脸的阴冷

       至于说,馆内展出数量众多的战俘们的信件和日记簿,如果你去细细地翻阅,就会强烈地感受到,那里记载的一切,已不仅仅是一个个战俘的情感世界,它而是把那一场世界性的浩劫和人性的悲剧,揭示得无以复加了。

中国远征军的俘虏也被日军押到新加坡,从此在暗无人日的苦力中挣扎

       看着这一篇篇来自地狱般感受的信件,我想,这难道仅仅就只是英联军的悲剧吗?不,这是全人类的悲剧,对此,如果我们不加以防范,谁能保证悲剧不会重演?!

这样的英联军墓在樟宜不少,它让上苍都感到悲凄

       古老而孱弱的新加坡沦陷了,不管是英联军俘虏,还是华人,乃至于新加坡的土著人,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那个到处兜售“大东亚共荣圈”的民族,让这个小小的岛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