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视频 > 文化百科

不知忌讳,不避怨仇---包拯

作者: 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      来源:本站      点击:1528      时间:2016-10-12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北宋庐州(今合肥市肥东县包村)人。包拯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清官,铁面无私的判官。同时,他也是一位敢于直言的谏官。包拯自幼按受良好的教育,仰慕圣贤。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29岁的包拯考中一甲进士,授官大理评事。宋代科举进士一般分为五甲,天圣五年的进士共录取377人,其中第一甲为30人,包拯高中第一甲进士。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不但可以借此登上政治舞台,而且预示着在仕途上有着光明的前景。但因为父母年事已高,包拯就辞官在家,奉养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正式出仕做官。此时包拯已经39岁的,居家长达十年之久。 刚出仕时,包拯写了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以表明自己坚守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道德准则。包拯是这么写的,更是这么做的。包拯一生为官从政26年,这期间,他历任多个职位。无论是外任,还是在朝;无论是做州县的小官,还是居于副宰相的高位,无论是负责理财还是专职谏言,他都把明志诗作为座右铭,言必信,行必果,表现出高尚的为官道德,也做出了卓越的政绩。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从不贪污受贿。《宋史·包拯传》中有记载:包拯出任端州知府时(广东肇庆)。当地出产一种端砚,端砚石质坚实温润,纹理细密,发墨快而不干涸,书写流利生辉,从唐代起就享有盛名。宋代时,朝野上下更是视端砚为珍宝。包拯前任的端州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往往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用以贿赂朝中权贵。包拯上任之后,让工匠只按上贡的数目制造,不加重砚工的负担,也不去贿赂权贵。其实,包拯本人十分喜欢书法,南宋人刘克庄称包拯笔法端劲,翰墨间风流蕴藉。(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跋鲁肃简包孝肃帖》)他在端州任职将近三年,离任时一块端砚也没有带上。

包拯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宋朝《两朝国史·包拯传》说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包拯虽然后来官至三司使、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但是其穿的、用的、吃的,仍然和刚做官任天长县知县时一样俭朴。其夫人董氏的《墓志铭》也记载: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亡声伎珍怪之玩,素风泊然。宋代达官贵人素有蓄养歌伎之风,而包拯闲暇时只与夫人对谈,而无声色狗马之类的娱乐。

包拯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严格管教子女。他曾制定了一条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集校注》卷四《家训》)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深受世人的称赞。

在出任谏官后,包拯更是不避权贵,铁面无私,对不法横行的权臣屡次抨击,毫不留情,曾7次弹劾酷吏王逵多次上书弹劾,六次弹国丈” 张尧佐,成为佳谈。

正因为包拯品德高尚,政绩卓著,使得他在当时乃至到现在仍受到人们的喜爱。欧阳修在《再论水灾状》中,就称赞包拯清节美行,着自贫贱;谠言政论,闻于朝廷,又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称赞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着在朝廷。在包拯死后四年,司马光在《张方平第二札子》中也说: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而与与司马光同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二中也说:包孝肃尹京,号为明察。南宋的士大夫们对包拯也是推崇备至。如林至在《庆元重修孝肃包公墓记》中说:孝肃公危言直论,排斥权幸,切劘治道,而扶植国本者,睹奏疏可考焉。至其临政,明不可欺,刚不可挠,公不可干以私,今百余年,所在士民闻其风采,犹知起敬起畏。” 南宋名臣周必大《跋包孝肃公帖》也说:惟公刚正之名,至今播在人口。甚至连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对包拯也是敬重有加。宋神宗时,西羌俞龙珂投宋,对押伴使说平生闻包中丞拯,朝廷忠臣,某既归汉,乞赐姓包。神宗允其所请,赐姓名为包顺。(王巩《甲申杂记》第二十章)。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也就是包拯死后的第四年,在他的老家庐州就设立了第一个包公祠堂。(《包拯集校注》附录二,张环《孝肃包公祠堂记》)。包拯死后的第二年就葬于庐州,包公的墓也多次被重修。现在的包公墓则是1987年改葬重新修建的。时至今日,包拯早已穿越时空,为前人和今人,为炎黄子孙和外国友人所敬重。

兴利除弊,铁面无私

包拯先后到多地任官,所到之处,都深入了解民情,兴利除弊,为百姓做好事。他在端州任职时,当地老百姓饮用的主要是江水,许多人出现了身体不适状况,包拯就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饮井水,健康状况大为改善。这些井被称为包公井,有的至今还保存着。包拯还注意改革弊政。宋仁宗亲政之初,内忧外患,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输送一定数量的岁币岁赐,以维持和平共处的局面。国内冗官、冗兵、冗费日益严重,赋税徭役繁重,国家财政支出大量增加,农民起义接连爆发,政治、经济危机四伏。大部分官僚因循守旧,偷惰度日,而包拯则提出和实行了许多具体的改革措施,实实在在地兴利除弊,为民造福。包拯在庆历三年(1043年)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就向朝廷建议说依靠钱物贿赂来得到和平,不是防御外族的良策,应该训练士兵、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实和巩固边防。北宋时,官员子弟通过荫补入仕为官的数量庞大,远远超过了科举考试的官员,影响了官员的质量。包拯就请求朝廷罢免贪赃枉法的官吏,以补荫入仕的官员弟子要通过考试选拔。宋仁宗时,各路的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他们的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这些人苛刻严厉,又相互标榜、自诩高明,经常是抓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上奏弹劾,使得地方官吏个个提心吊胆,人人自危,气氛非常紧张。包拯就上疏建议废罢了按察使之职。像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如包拯在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朝廷下令在秦陇斜谷一带专门置办造船用的木材,而当地官员随意向老百姓摊派征取,而且这里的七个州负责提供造河桥用的竹索,常常多达几十万,给百姓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负担。包拯不顾地方权贵们的阻挠,上奏朝廷建议停止这些摊派,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包拯每到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例如,包拯任瀛州知州时,各州用公家的钱进行贸易,每年累计亏损十多万,包拯上奏朝廷全部罢除。赋税徭役繁重而又不均,是当时的一大社会问题,仁宗时,官府增加了名目繁多的额外赋税。这种额外加征,成为宋代赋税的主要弊政。包拯多次上疏指出:持政之仁暴,惟在薄赋敛、宽力役、救灾患,慎行三者,则衣食滋殖,黎庶蕃息矣。(《包拯集校注》附录一《孝肃包公墓志铭》)。嘉佑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权兼三司使,是掌管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即上疏请罢天下科率,改科率为置场收买和市。 科率是官府在民间定额征购物资,和市则是官府向百姓议价购买货物。并请求今后应系军需所用之物,并令三司预先计度,于出产州军置场收买;如果时间紧迫,必须科率者,也应在出产地区专派各地长官在上等户中按等第平均科率,不准向中下等户摊派。(《包拯集校注》卷四《请罢天下科率》)包拯改科率为和市,实际上就是把临时摊派的上供物品纳入了商品经济轨道,通过商品贸易,既满足了政府的需要,又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因而这项经济改革实行之后,当时就获得好评,《两朝国史·包拯传》中就有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置场和市,民得免其扰。。包拯还多次上疏,请求支义仓米赈济灾民,使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包拯集校注》卷一《请支义仓米贩给百姓》、卷三《请救济江淮饥民》),并请求真正放免民户欠负的赋税等(《包拯集校注》卷三《论放欠》、卷四《请放高阳一路欠负》)。仁宗也接受了包拯的建议,皇佑二年(1050)曾任命他专门负责放天下欠负,结果一次即除放各种欠负一千二百万。(《长编》卷一六九、皇佑二年十一月戊子。)另外,他还提出了一些裁减冗官、冗兵、冗费的建议。(《宋史·包拯传》)

包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包拯因老年丧子而改知庐州。一些亲戚故旧有的就开始有恃无恐,仗势欺人,甚至扰乱官府。一次,他的一位堂舅犯法,引起了公愤。包拯则不顾私情,在公堂上把这位堂舅依法处以笞刑,痛打了一顿。亲戚故旧看包拯铁面无私,都收敛起来,再也不敢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了。庐州百姓都称赞包拯居官公正,说外甥有理打得舅。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包拯担任了开封知府。开封知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以往一般都是由亲王、大臣兼任,历来京官难当。一是皇权可以随便干预地方事务,二是皇亲国戚都聚集在这里,仗势欺人,无理可讲。包拯在开封知府的任期内,不避权贵,不讲情面,不受贿赂,执法如山,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

当时天降大雨,开封城的惠民河泛滥,河水淹了半个城池。包拯就亲自带人查询惠民河泛滥的原因,原来是由于权贵势族修筑亭台水榭,侵占了惠民河的河边地,使河道狭窄,造成堵塞不畅而泛滥。于是,包拯奏请仁宗批准,下令将所有侵占河边地的楼台、花园、水榭,统统拆除掉,以恢复河道畅通,根治惠民河泛滥之患。有宦官自言地契如此,不肯拆毁。包拯亲自勘察审验,原来是私自增加了面积,包拯就上疏弹劾。权贵们只好乖乖地将侵占河道边地的违章建筑统统拆除毁掉。

包拯在开封府时,还有一件有关诉讼的事很值得称赞。原来规定,到开封府告状,不能直接到知府的大堂上递状申诉,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知府,是否受理,何时开庭审理,要等候府吏的通知。这样,投诉人不能直接面见长官,中间就会产生很多流弊。如果投诉人家送不起钱财,即使冤情比天大,也是告状无门,有冤难伸。正如俗话所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包拯对这项弊政进行了改革,规定敞开府衙大门,允许投诉人直接到知府大堂递交状纸,面陈冤屈。这样,使投诉人一开始就能和知府见面,府吏没有机会再营私舞弊,断案也就容易公平合理了。包拯执法严峻,不徇私情,为了防止权贵们找他走后门,干脆完全断绝了与高官显宦及亲朋故旧的私人书信往来。有来走后门者,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亲朋好友,一概拒绝。司马光在《涑水记闻》记载说:包拯知开封府,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京师流传着一谚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吏民畏服,远近称之。在开封府走后门行不通,因为有像铁面无私的阎王爷那样的包公的。

弹劾举荐,诤臣之风

在包拯一生所任官职中,还主要作为一名谏官。如他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知谏院,和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等。包拯在谏官任上,弹劾举荐,不避权贵,多次向仁宗建言献策,对朝政发表许多意见,被士大夫们称为真中丞。南宋名臣韩元吉称其切切论谏,有古诤臣之风( 《南涧甲乙稿》卷十五《庐州重建包马二公祠堂记》)。包拯曾自己的谏官生涯做过十六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

(一)包拯敢于对宋仁宗犯颜直谏。他多次上疏仁宗,对仁宗本身的过失提出批评,又对治国安民的大计提出建议。担任谏官后,他特意上了一道《进魏郑公三疏札子》,把魏征的三篇奏疏抄录给宋仁宗,希望皇帝把它们当作座右铭和借鉴,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庆历四年(1044年),包拯刚任监察御史,就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集校注》卷三《乞不用赃吏》。)对于贪赃枉法者,要严惩不贷,并且永不录用。张环在《孝肃包公祠堂记》中说:观公平居进益廷争之语,人能道之,任刚肆直,虽鼎镬在前,植若自守,闻者为其悚然。。庆历二年(1042),宫中有一个小吏叫周景,因获罪,被判处绞刑,周景得知后畏罪逃跑。结果第二年周景被捉住,这次皇帝将其刑罚改为脊杖十七,发配黄州牢城,但是这一惩罚还没有执行时,周景又一次逃走。后来周景又被捉获,这一次宋仁宗又降圣旨,免了周景的发配之罪,只是惩罚他到作坊做工。当时包拯仅仅为监察御史,他上书反对宋仁宗降圣旨干涉律法,要求将周景发配到边远地区的牢城收管。后来,包拯又多次上书宋仁宗,直言进谏。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指出“凡有内降,尽由请托¼¼妨公害政,无甚于此,请求止绝一切内降。(《包拯集校注》卷三《请绝内降》)另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宗室的方法,并请依条例督责各路的监司以及御史府自己推举下属官员;还有允许谏官、御史不回避二府举荐的人,听任两制官员到执政官的私宅等等,建议多被采纳施行。(《两朝国史·包拯传》)。这些都是一般谏官所不敢言的。

(二)包拯不避权贵,有过必弹。无论是宰执大臣,还是皇亲国戚,见其有过,必加弹劾。以至于包弹在当时即成为一句成语典故。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记载:都邑谚……目人之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其中包拯最有名的两次弹劾一是七次弹劾贪官王逵,二是六次弹劾“国丈” 张尧佐。

王逵为官贪虐,在任湖南路转运使时,随意增派苛捐杂税,当地老百姓不堪重负,被逼逃到山洞里,被杀害的人也有不少。人们对王逵恨之入骨,于是聚众反抗。在大臣的弹劾下,王逵被降池州知州。王逵黜降之后,当地百姓数千人共设大会,连续三天烧香点灯,以示庆贺。王逵虽臭名昭著,但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庆历五年(1045年),王逵由知扬州知州升任江南西路转运使,到任后,依前残酷,恣行威福。包拯时任监察御史,就上疏弹劾说:王逵行事任性,不顾条制,苛政暴敛,殊无畏惮。……欲望圣慈特与降黜。仁宗皇帝接到弹劾后,将此事交由江南西路提刑司处理。提刑司与转运使为并列同僚,难以办理。因此,包拯又上章而弹王逵,指出本路提刑司肯定会包庇王逵。但包拯的意见未被采纳。不久,王逵兼任江南西路提刑,就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告发他的人,先后监禁五六百人。包拯又上疏弹劾王逵,要求罢免他的官职。在包拯等人的坚决弹劾下,仁宗才准奏,王逵未能留任,但平移为荆湖北路转运使。不久,又改任河东路转运使。在此两任上,王逵恣性狂率,愈甚于前,一度降任福州知州。在此任上,更是贪赃枉法,被弹劾后,只是改任光州知州。后又升为徐州知州、淮南路转运使。中外闻之,无不骇愕。包拯时任知谏院,对此异常气愤,第四次上疏弹劾王逵刻暴之性,难以悛改”,希望皇帝能收回诏命,让王逵仍任知州。仁宗没有理会。包拯又连上三道奏折,继续弹劾王逵“凶暴无识,残忍有余,列位簪绅,心同蛇蝎,因缘奸诈,遂忝职司。”(《包拯集校注》卷一《弹王逵》),任命这样的贪官酷吏担任转运使,等于拿一路的百姓让他去残害。这对王逵来说,是一件高兴的事;而对一路的百姓来说,则是一场莫大的灾难。包拯据理抗争,义正词严,朝野震动。宋仁宗最后终于免了王逵的转运使职务。

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原本只是一个知县。张贵妃得宠后,张尧佐很快入京做了开封府推官,又很快升为三司使判官。北宋前期,三司负责分管全国财政工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当时的宋朝积弱积贫,财用窘乏,亟待改革。所以三司使的人选选拔非常重要,只有委任精明强干之士,才能兴利除弊,担当起理天下之财的重任。而张尧佐本来就是一个平庸之辈,在担任三司使之后,本职隳废,利权反复,公私困敝,中外危惧( 《包拯集校注》卷三《请选内外计臣》),仅因为是皇亲国戚,才高居此位。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知谏院包拯毅然上疏,弹劾张尧佐,尖锐指出,今亿兆之众谓三司使张尧佐凡庸之人,徒缘宠私,骤阶显列,是非倒置,职业都忘。诸路不胜其诛求,内帑亦烦以借助,法制玩弊,商旅阻行。而尧佐洋洋自得,不知羞耻,召来灾沴,实自斯人。(《包拯集校注》卷三《弹张尧佐》。)包拯指出张尧佐其实是一个平庸之辈,很少建树,办事不力,是非颤倒,造成法制混乱,账目不清,建议仁宗皇帝把他调离三司,降职使用,或改授其它闲散职务。但仁宗对包拯弹劾张尧佐的上书不予理睬。接着,包拯等又连上两封奏章,反复陈说,宗社至重,财用至急,而安危系焉。”“今上下窘迫如是,岂可专任此人,久居此职哉!”“且历代后妃之族,虽有才者,亦未尝假以事权,又况庸庸不才者乎!(《包拯集校注》卷三《请选内外计臣》)恳请仁宗以国家为重,委任此职以才杰之士,另授张尧佐其它职务。在包拯等谏官的再三弹劾下,仁宗不得已罢免张尧佐的三司使职务。但张尧佐不降反升,改任宣徽南院使,另外还担任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一身兼四职,位同宰相。任命一出,舆论哗然。包拯等再次上疏,严厉指斥张尧佐窃据高位,“惭羞不知,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也,而且委婉指责仁宗本人,女褐、近习及执政大臣……使陛下有私昵后宫之过。(《包拯集校注》卷三《论张尧佐除四使不当》)仁宗还是没有理会。包拯就再次上疏弹劾,请求仁宗罢尧佐宣徽使之命,任以外镇。这时朝廷的其它大臣也纷纷挺身而出,批评仁宗对张尧佐恩宠过甚。但仁宗皇帝仍然下不了决心。一天朝退,御史中丞王举正留百官廷诤。包拯与吴奎等七名台谏官员在宋仁宗面前争辩不已。皇帝与大臣是要有一定的距离的。由于包拯言词激烈情绪激动,正在恳切陈词的时候一时不慎竟将唾沫溅到了仁宗的脸上。由于包拯和其它谏官不屈的争谏,最后终于罢免了张尧佐宣徽使、景灵宫使两个职务。还规定,外戚不得担任军政要职,不得干预国家大事。事隔一年,仁宗又加封张尧佐宣徽南院使。包拯又上奏章指出仁宗皇帝的偏执,要求让张尧佐出守河阳,不准回京供职,更不能担任荣典性的使相。仁宗无可奈何,最终同意了包拯的请求。包拯弹劾张尧佐,充分体现了他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犯颜直谏的气魄、决心和毅力。

除此之外,在包拯的弹劾下,贩卖私盐的淮南转运使张可久,公权私用的汾州知州任弁都遭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在《包拯集》中都有记载,里面有关弹劾官吏的奏章就有数十篇。

(三)包拯弹劾贪官毫不留情,举荐贤能则竭尽所能。皇佑元年(1049),包拯曾上疏荐举范祥任陕西转运副使,以便于推行通商盐法,但未被批准。皇佑三年,包拯再次上疏举荐范祥:欲望圣慈允臣前奏,特除范祥本路转运副使。(《包拯集校注》卷三《再举范祥》。)至此,朝廷批准了包拯的荐举。皇佑四年,包拯出任高阳关路都部署兼安抚使、知瀛州,发现信安军通判张田性质端劲,文艺该博,周知河朔之事,曾着《边说》七篇,词理切直,深究时病,就把张田推荐给宋仁宗。张田也很快受到仁宗的奖谕,后官至知庐州、广州等,亦临政以清

他对于被错误降职的官员,也极力举荐,使其重新得到重用。庆历五年(1045),江东转运按察使杨纮与提点刑狱王鼎、转运判官王绰,对属下官员监察严厉,号为江东三虎,因而均由监司官降为知州。皇佑二年(1050),包拯在《弹王逵》中即指出:杨纮、薛绅、王绰、王鼎本无残虐之状,只以行事或有过当,尚降差遣,不与牵复职司。较之王逵,彼实非辜。第二年,他又上疏《请录用杨纮等》欲望圣慈申命宰执,应臣僚素有才行,先以非辜被谴,如杨纮、王鼎、王绰等,虽曾叙用,未复职任者,并乞复与甄擢,或委之繁剧,必有成效。最终,在包拯的力举下,杨纮等人被朝廷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