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妈阁紫烟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文丛 > 南洋寻根(连载) > 五、莲海乳根 > 3、妈阁紫烟

(连载)《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377-378节)

作者:刘锋      来源:本站      点击:1624      时间:2019-04-10

3、妈阁紫烟

(377)

       说到这里,黄导顿了一下,眼神有点迷离起来,他眨了眨眼晴,又道:“这神,也就神在这里。妈祖是个真人,名叫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3月23日,为唐邵州刺史林蕴的七世孙女,高祖林围(林蕴之曾孙)累官威武军节度、武勇将军,後弃官举家自莆田县北螺村迁居湄洲湾北岸──忠门。这些都有史迹可考。

你看,这小小的祭台,似曾相识,这澳门的妈祖和大中华文化,本是一母所生

       可是,她却成为了神,传到了如今,据记载,林默自幼洞晓天文,熟悉水性,能‘乘席渡海’,从湄州湾千里迢迢,随着当地的渔船出航,历尽风浪来到澳门后,就成仙飞升了。”

澳门妈祖佛家“觉路”的刻石,与大陆佛家心心相印

       黄导歇了口气,抿了抿嘴,面色神秘兮兮地轻声接着道:“澳人说她神,是说她能逢凶化吉,转险为安,因此,久而久之,她就成了平安吉祥的象征了。亲历过的渔民们说得更神,他们几乎都说,每当他们出海后遇上了狂风巨浪,处于危急关头时,就会隐隐约约看到一位美丽的少妇从天而降,她昂首挺立船头,迅速化解大海的风浪,护卫着渔船平安返抵澳门,然后才信步登上妈阁山顶,在一丛璀璨的霞光中冉冉升天。正因为如此,多少年来,渔民们为感戴她的恩德,不仅在她的登天之处修建了此庙,而且年年岁岁香火不断,以作永久的祭祀了”。

澳门妈祖这小小牌坊,留下的,却是大中华永恒的文化

       “黄导,你说得这么神,能列出历史的依据让我们听听吗?哈哈!”我团的带队杨汉葆在问话后咧了咧嘴,大笑起来。

       “怎么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妈阁的香火能有这旺?如果说到证据,那就太多啦,几个小时也说不完,我先列几个确凿的,让你们听听神也不神。”黄导正经板板地回过老杨的话后,把那证据如流水般地摆了出来。

澳门妈祖庙里的灵应垂廓,把中华传统文化彰显无遗

       他说:“据史书上记载,明郑和七次下西洋中,有三次是船队遇到了海寇掠夺和受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的陷害;有一次是船队被苏门答刺国所扣押;另有三次是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和险情险遭复没。而每次遇险的航海日志记载,都说是得到了妈祖神灵庇护才得脱的。这就是记载的保护使节之神。

澳门妈祖庙内的勒石,悉如国内的族风啊

       “清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收伏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严重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多年的废井,为了急解饮水之难,施琅命令试掘这口枯竭无望的废井,并暗向妈祖祈祷显灵。当井被挖至当年被填深度时,真是天遂人愿,一泓甘泉汩汩涌出,饮之,甘甜可口,施琅终于解了百姓、兵士用水之难,而泉水也从此不竭了,这口古井一直用到了现在。那当年的施琅认定这是神赐的甘泉,于是立碑,亲书了‘师泉’二字,此碑和井至今仍存。这就是记载的甘泉济师之神。

澳门妈祖庙建筑,如中华龙蜿蜒,那是一个国民精神的体现

       “清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按计划率兵东渡攻打澎湖,战前头天,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二十一日必克澎湖,七月必克台湾。开战的那一天,军中士兵果然隐隐看到,天上云端似有神妃在那里左右助战,于是,大家个个英勇向前,强攻澎湖七昼夜,终于按梦日拿下,随后又统一了台湾,统一期也与梦月相符。这就是记载的澎湖助战之神。

澳门妈祖庙内古古参天,历史久远

       “清道光六年(1826年),中国江南有一只千余艘的漕运船队,一日航行抵达到黑洋后,突然遭遇了无法抗拒的风暴,正当船队即将灭顶之时,隐隐里,大家骤然发现了空中妈祖的身影,而后,偌大的船队竟像受到了神灵般的护助似的,整个船队二、三万人,在遭受狂风恶浪长时间的猛烈冲击后,船人全部安然无恙。这就是记载的庇佑漕运之神。

澳门妈祖庙内香烟袅袅,华风浓郁

       “还有呢,如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兴化一带妈祖圣泉救疫,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妈祖护助征剿温州海寇,明永乐七年妈祖神助钦差出使西洋,清康熙二年(1663年)妈祖帮助使臣琉球脱险……以上等等,这神的记载真是数不胜数啊。”

 

(378)

       好像是为了强调那个“神”字似的,黄导又言之凿凿告诉我们,他说:“澳人深信妈祖,那可不是随便说说而以,那是因为妈祖有让人不可不信的魅力呀!你们相信吗?妈祖的‘神’,是经过火练的。孙猴子经了火,成了火眼金睛;妈祖经了火,能驾祥云。文史记载中,明清期间,妈祖阁曾遭几次火焚,有天深夜,阁内的‘正觉禅林’突发大火,当夜烈焰腾空,火鸦飞舞,把近山的海水,映照得血红,周遭好似进入到世界末日般的,都宠罩在这火魔之中。”

与澳门妈祖遥遥相望的珠海渔女,那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寄托

       说到这里,黄导望着我们,顿了片刻,又道:“而就在周围百姓感到万劫不复之时,寺内的憎侣,于席卷而上的烈焰尖端,突见随着青烟的升腾,有妈祖立在上面,在俯看着下界,她的四周,则似有祥云环绕。不久,‘正觉禅林’殿宇被烧塌,那塌下的横梁,又正好掉在妈祖神像的跟前,此时,殿宇周遭已全部都化为了飞灰,然而,奇怪的是,神龛中央的木质妈祖神像却安然无恙,仅被烟火熏黑。事后,她被顶礼膜拜的人们潮涌般地供奉着,度过了无数的春秋岁月,直到这次澳门的回归祖国”。

昔日守卫澳门的大炮,如今已化生为旅游景观了,真是沧海桑田啦    

       我们正沉浸在黄导绘声绘色的讲解里,突然间,大家耳畔传来了激烈的鞭炮声,我们抬头一看,啊呀,这才发现,妈祖阁内沿石阶一路向上,竟是香客汹涌,人流如潮,紫烟弥漫,黄旗飘扬,完全呈现出一派兴盛祥和的景像。看来,这澳门八景之一的“妈阁紫烟”,果然不差。

像这样威力的大炮,在澳门众多,但它哪里阻挡得住族情的依归

       上山的人潮中,有大批港澳台的华人,也有很多的内地的香客,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他们有的背着黄色的香袋,袋里盛满了香,正在一步一步地登山;有的手拥着燃香,一步一嗑头,向着山顶跪拜而上;有的立在石阶上,双手合掌,口里念念有词,正在诵经,还有的围着香炉,把一支支已经点燃,冒着青烟,有一米多长的大香,虔诚地插入其中,望着升腾的烟雾凝目。

澳门半岛炮群昔日的威势依旧,但却早已换了人间

       这紫烟缭绕的周遭,也真是让人别开生面,连“化斋”的嬷嬷,都避开了苦肉计,就着香火缭绕,坐在台阶上,披一斗笠,打一布伞,一边纳凉一边聊天,见到游客,就提落几下亮着刚蹦儿的罐子,旁边是一袋顺手捡好准备去卖的易拉罐。我甚至还看到,有个嬷嬷,她居然还戴着深度眼镜,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报纸要钱呢。即使这样,罐子里还是有着少数的刚蹦儿,也许游客更乐意看到她们,而不是千奇百怪、磕头如蒜的“苦行僧”们吧。

澳门早在1488年,就在内港建起了当地第一个妈祖庙

       妈祖阁真是一个特殊的所在,山上山下,紫烟腾腾,全是香客,可站在庙内,眼望大海,一眼就看到了对岸静静的珠海,甚至还有隐约建筑的影子。当地人说,因为离得实在太近,所以,过去的这里,要么就是澳人敬香祈福后久久眺望大陆的眺台,要么是大陆偷渡客们最常“光临”的登点。

澳门妈祖庙海事慱物馆

       那是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常常有不堪“阶级斗争”折磨的国人,曾经因为澳门异于本国的特质,而使有些心生向往的,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在此登陆。如今,祖国已经成为一统了,妈阁的两边,在祖乡的文化熏染下,已经获得了追求的永恒,我想,那不堪回首的过去,将永远不再了吧。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