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城老街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文丛 > 南洋寻根(连载) > 四、马来史根 > 4、古城老街

(连载)《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 (304-305节)

作者:刘锋      来源:本站      点击:1719      时间:2018-01-31

4、古城老街

(304)

       这种力量太神奇了,神奇得使我们一行离开后,几乎一路无话。

       静默中,我想,圣保罗教堂的兴盛与衰败,它与葡萄牙国的命运攸关,是葡萄牙国的衰颓,让那个东方圣徒和他信仰以及传播的主体精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忠贞足式”,这华碑上彰显的,是忠诚、气节、充当、榜样,这才是华人在马六甲古老的遗风

       圣保罗教堂,离马六甲城中心其实不远,由于沉默,沉默得我们的车好像行了好一会儿,才进入了这个古市。

这又是一个夜色下新的所在:满眼里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境况;是似曾相识,又不敢认的群落,我们为沿途所见的惊奇而动感情了。

这又是一种建筑遗风,就看那房屋的精神,马六甲当年的历史或可窥见一斑

       马六甲秋季的夜,是温暖的,温暖得几乎家家大门洞开,一群群的居民都聚在门前,他们围着电视机,有的聚精会神在看节目,有的在品评说笑,电视机的声音通常是打得很大很大,一些人群闲聊时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我们塾悉得不能再塾悉的那种语调。

       此情此景,简直像极了中国内地小城的氛围。我们正比照间,惊讶接踵而来,原来细看那电视屏幕上的节目,竟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呢!

马六甲,这南洋最为悠久的古城,它溶入海水中的城市倒影,把那深厚的历史带入了他乡

       再往前面走,我们见到了一处更大的人堆,人堆中间的屏幕也十分巨大,那里人多得可以用人头攒动来形容,随着电视屏幕节目的转换,“哗”、“哗”,人堆中不时齐齐爆发出哄堂的笑声。我们敝眼一看,原来大屏幕上,是憨头憨脑的猪八戒正在捉媳妇呢,看来,这放的,又是中国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故事的光碟!

这样的建筑,在马六甲遗存不少,它是那一时期文化的遗留

       远在南洋,置身于古老的马六甲城,亲自目睹故乡的情景再现,这由不得你不动容。漫步在马六甲城的街道上,我们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店面,都有中文的标牌,只是它们都是繁体字的,这些店里的营业员,也都会说汉话,人民币在这里更是畅通无阻。

马六甲老街、老店、老故事,细细体味十分动人

       陪同我们的杨导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他告诉我们说:“其实,大马的马六甲,与你们内地的小城,没有多大的区别,严格地讲,它比你们内地的小城,文化更传统,氛围更具民族特色,像极了没有经过1949年改造的旧中国小城。”

       说到这里,杨导指了指满街的市民,接着道:“马六甲中国文化浓的根本原因有四:一是传统,也就是明朝大航海家郑和留给马六甲的遗风。这里人人崇拜郑和,处处都有他的踪影,时时都可以领略他当年的雄风。

清真寺,乃为马六甲代表性建筑,当地的精神主风,不言自知

       “二是血统,也就是马六甲的华侨和中国血统的马来西亚籍人,占到了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这些中国人,是华夏的子孙,他们继承了祖国的传统,甚至比祖国内地对中华文化的感情更亲,风尚更浓。

马六甲濒海古船,还是百多年前的模样,如今却化生成了驴友的精神观膽

       “三是文化,也就是在马六甲华人社会中,迄今仍保留着浓郁的中国风俗,如平时的焚香祭祖,春节时居民披红布、贴春联、穿新衣、拜新年、挂宫灯、放鞭炮,清明节上坟扫墓,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还有日常的筷子用餐,婚礼时新郎穿长杉马褂,斜背缎带,头戴瓜皮小帽,新娘着凤冠霞帔,坐花轿这些,都显示出了浓郁的中华文化。

到马六甲探索号酒店去,你将会获得更多古城的历史故事

       “四是国力,也就是华侨的母国必须强大,你看,郑和下西洋,不是象征着中国明朝的强大吗?如今,你们在马六甲城街上所见,不正好说明中华在蒸蒸日上吗?

在马六甲这样深厚历史建筑里,你将可以看着时间是怎样走过的

       “我们南洋的华侨最怕祖国的折腾,我们天天盼啦,盼着祖国真正强大起来,大家也可以挺直腰杆子做人了。”杨导的一席话,引起了我们一行深深的震动,是啊,祖国昔日那种盛唐强明的气象,汉武康熙魄略,在中华逐日强大的今天,不知是否指日可待?

 

(305)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这夜的晚餐,也比平日迟了许多,为了适合我们的口味,杨导把我们一行带到了一条华人街,这条街长约400多米,路宽仅能供两辆汽车擦身而过,街旁多为两层的楼房,这些房屋房梁颇高,并有骑楼,其屋多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向着大街的房屋门楣上,不少都还嵌有诸如“同发”、“丰顺”、“丰捷” 等字,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华人祖先遗留下来的当年店号了。

濒临马六甲的海岸,看着这一庙一塔,历史就好像在此凝固

       看起来,这里更像一个典型袖珍华人的小镇,抬头一看,道教贞观、佛教庙宇随处可见,关公、大伯公、妈祖、观音娘娘也并行不悖,他们一起管理着该处华人的精神世界。

       在进街不远处,我们看见了一家被称为“三宝井豆浆水”的小店,冲着“三宝”二字,我们进入店内,与店主陈先生简单聊了一下,陈先生非常健谈,也许是他见我们关注“三宝” 二字,又听说我们是家乡文化型的客人缘故吧,就特别主动向我们讲解起来。

马六甲的郑和庙,这古老的华风,还在流淌着昔日郑和下西洋令人振奋的故事

       他道:“你们来自郑和的故乡,而我这个店叫‘三宝’,‘三宝’ 嘛,就是纪念三宝太监郑和到马六甲,这里含有饮水思源的意思。”

       他说到这里,望着大家,情感兴奋起来,并提高嗓门道:“郑和伟大啦!你们想想,他多次下西洋,那时中国强盛喽,就以我们这里为例,如果没有郑和开辟马六甲航线,没有他带来的贸易繁荣,哪有我们的今天?”

在马六甲皇京港的背后,藏满了华人创业的艰难岁月

        陈先生还说了南洋人对中国成语“流连忘返”的考证,他说,“郑和在马六甲非常喜欢吃榴莲,他每次吃过榴莲后,就必然造访一次马六甲,因此,这一成语,就诞生在马六甲了。这个,不是我说的,在马六甲,这可是家喻户晓的事啊。”

在马六甲博物馆,汉丽宝公主的塑形身姿端坐在那里,好像在沉思遙远的乡土

        他说完后,转身对着店内供着的郑和神位,随口背出了一篇南洋华侨撰写的赞颂郑和的碑文。我听那碑文的最后几句,似乎特别能表达南洋华人游子的情感,陈先生在背到那几句时,似乎也特别地动了感情。

马六甲,不一样的归宿感,燃烧的云霞,把这个历史古城染得血红

        因那几句对我的情感冲击颇大,印象也特深,所以后来记得也牢。那几句是:“……五百年来邦交弗替,故吾侨来此谋生者,如过江之鲫。生于斯,食于斯,长于斯,瓜瓞绵绵数以百万计,推渊原委,非郑公功德之赐而云何。” 我们由此也找到了南洋华人对郑和情感深浓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