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视频 > 文化百科

蜀汉成都立国

作者: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      来源:本站      点击:3208      时间:2023-10-19

       蜀汉(221年—263年),又称季汉,是三国之一。始于汉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共两帝。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其国号汉意味着是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国土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怀帝时为魏所灭。

 

1、未遇卧龙颠沛流离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其祖曾任县令,父亲为吏,早逝。刘备少年时常与母亲一道贩履织席,但自幼胸怀大志。15岁时,外出求学,拜著名学者卢植为师。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23岁的刘备在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的支持下,也招兵买马。关羽、张飞便是这时投奔刘备的。刘备募兵参与镇压黄巾军建功,在中平二年(185)被授予安喜(今河北定县东)县尉。先后任高唐县令,代理平原县令、平原相等。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挺身而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领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夺去,刘备兵败投奔曹操寻求安身。

       曹操对刘备甚为热情,以朝廷名义任命他为豫州牧,又让他到沛城收集残部,提供军粮,增加军队攻打吕布。结果刘备兵败被围,曹操又派夏侯惇救援。再败后,曹操于建安三年(198)亲自率军来打吕布,将其擒斩。曹操又上表让汉献帝任命刘备为左将军,与其出行则同车,坐下则同席。建安四年,献帝岳父董承衣带中密诏,要他联络力量诛曹操,刘备也秘密参与其中。不久,袁术在南方失败后欲经过徐州去投靠袁绍。曹操命刘备带一军去挥击袁术。刘备刚出发不久,袁术便病死了。刘备便攻占下邳,杀曹操所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占领徐州正式打出反曹旗号。但是,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攻打,刘备大败,俘获关羽及刘备的妻子等。刘备逃往青州投靠袁绍。

 

2、诸葛亮辅佐定汉中

       建安六年(201)初,曹操击败袁绍后,便亲自带兵来攻刘备。刘备兵败后又投靠刘表,刘表请他屯兵新野,替他看守北大门。刘表也曾让刘备北攻曹操,奈刘备无攻而返。刘备在新野,乘机广交豪杰名流。

       建安十二年(207),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年仅27岁的诸葛亮为辅佐。得到诸葛亮帮助,此后,刘备方正式结束疲于奔命的逃亡政治格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诸葛亮谋划下,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刘备先占据荆州,再吞并刘璋所统辖的益州大部分地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攻汉中,在汉中之战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又迫使曹操退军,完全占据了曹操的汉中。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进位汉中王,使蜀汉政权达到了最为鼎盛时期。

       然而,汉中占领不久,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倨功自傲、刚愎自用的关羽,不经军师诸葛亮同意,擅离重要军事基地荆州,贸然率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其军事上的巅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以白衣计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荆州后方基地已失。关羽又久攻襄阳不下,也不能打退徐晃援军,军心溃散,关羽只好率军撤退。然而,此时人心离散,士卒逃亡者大半,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关羽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使诸葛亮出山时与刘备谈的隆中决策就此夭亡。隆中决策上说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那时的形势并没有天下有变,刚愎自用的关羽却急于求成,孤军北伐。关羽失荆州,导致蜀汉国力衰减,失去进取中原的重要军事基地。

       此后,蜀汉攻取中原,不得不从陇西进军,结果是数十年北伐,不能成功。关羽依仗自己与刘备是兄弟,经常做一些有失政治大局的事来,以致丢失荆州,其实这也是必然。荆州丢失,汉中门户洞开,蜀汉政权从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3,夷陵之战蜀汉衰落

       如果说关羽兵败丢失荆州,使蜀汉政权走向衰落。那么,使蜀汉政治更进一步削弱的则是刘备一意孤行指挥的夷陵之战。刘备为了给兄弟关羽报仇雪恨,不顾诸葛亮反对,倾全国之兵攻打东吴。 

       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了魏国,定都洛阳。接着刘备为了延续汉祚,也于魏黄初二年(221年)4月在成都称帝,自称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延续汉朝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改元章武元年。刚刚称帝的刘备不顾诸葛亮等大臣的苦苦劝阻,既不考虑全国当时格局,也不考虑国家微小,兵力衰弱,而固执己见倾全国之力,发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意图夺回荆州。东吴孙权在几次求和都遭到拒绝的情况下,积极做好战争准备,首先向曹魏称臣求和,同时加强荆州的防御工作。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六七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正当此时,孙权果断任命年轻的陆逊为大都督,前往退敌。次年(222年),蜀汉将军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陆逊则坚守不出。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也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蜀军远来,士气逐渐低落。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章武二年夏天六月,陆逊大破刘备军于猇亭,蜀汉将军冯习、张南等都力战而亡。刘备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士,退至鱼复县,改鱼复县为永安(今重庆奉节东)。吴军不敢深追,刘备得以生还,夷陵之战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对蜀汉来说,夷陵惨败,大损国力,元气大伤,许多将领在此战中阵亡,如张南、冯习、傅彤、沙摩柯等,还有一些奇谋异能之士也在此战中阵亡,如马良等。蜀汉后来的几十年,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诸葛亮五次北伐,却苦无大将,这也是夷陵之战导致的恶果。夷陵之战,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也就此成为泡影,给日后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刘备于222年夏,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刘备于223年四月驾崩于永安(即白帝城),谥号为昭烈帝。太子刘禅继位,由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扶助朝政。诸葛亮立即与东吴修好,恢复了联吴抗曹的政策,双方从此再无互相争战。蜀汉此后的三十多年历史中,内外几乎只有对曹魏作战一个焦点,小有出现魏吴两国政变、叛乱等情况。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多郡的叛乱,并利用怀柔政策降服了南中少数民族部落势力,解决蜀汉的后方问题。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风归顺,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马谡在关键的街亭战役中失败,迫使诸葛亮撤军。后来依法处斩对此负有重大责任的参军马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挥泪斩马谡”。之后诸葛亮继续北伐,但多次因补给线太长粮草不济被迫撤军,致使北伐始终无法获得重大成效,不过仍然长期进占了原来曹魏的武都、阴平两个郡。

       234年,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之后由蒋琬、费祎、董允等接手执掌朝政,蜀汉因而仍保持政治清廉。到蒋琬、费祎、董允死后,刘禅开始自摄国政,但因宠信宦官黄皓和陈祗,令朝政开始变坏,而大将姜维在247年至262年不断的北伐,使得蜀汉政治压力加剧,宫中政事无人处理,力量日渐消耗。内廷逐渐为宦官黄皓把持,使得前方战事不为刘禅所知,最终导致邓艾偷袭成都成功,刘禅举国而降。后来姜维诈降,意图借助钟会之力复国,但是计划失败被杀。蜀汉领土范围大致为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

 

4,蜀汉三个历史时期

       在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是最后一个发展起来的,这与刘备的寒微出身是分不开的。他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贩织草鞋、草席度日。但他志存高远,招揽了一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赵云、黄忠、马超、关羽、张飞等,尤其是诸葛亮的出山,方成就了他的志向。尽管刘备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纵观蜀汉整个历史时期,其盛衰转折,主要由三个历史时期。

       赤壁之战以前,刘备奔劳半生,一无所就,连个栖息之地都没有 。虽然他曾经两次占据徐州,但是,最终都在吕布和曹操的猛烈攻势下失败。他先后依附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居于人下,但终不为人下,足见其志向远大。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趁刘表新亡,荆州不稳之时,举兵南下,进攻刘琮,刘琮束手投降,曹操占据荆北,刘备则不得不南逃。刘备不听诸葛亮建议率兵撤退,而是偕同百姓一同出逃,曹军骑兵在长坂追上并又一次打败刘备,刘备慌张之下抛开妻儿,仅带数十骑南下逃命。赵云将刘备护送安全地带后,又独自一人返回曹操的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救出年仅一岁的幼主刘禅。

       孙权听闻曹操南下后,派遣鲁肃以为刘表吊丧的名义前往荆州探听刘备等人的意向及消息。鲁肃在当阳长阪与刘备会面,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听从,转向东行,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又遇到前来增援的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遂一起退至长江东岸的夏口。 诸葛亮见曹操东下,乃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同回柴桑,面见孙权,以求联盟抗曹。诸葛亮以其非凡的智慧,成功地使孙权接受联盟的请求,共抗曹操,联吴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刘备的蜀汉政权发展逐步达到鼎盛,并于赤壁大战后的第三年,即221年称帝。

       刘备自建安十九年(214)攻占益州到炎兴元年(263)蜀汉灭亡,共50年。在这50年中,诸葛亮治国约20年。公元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后虽然并未立即建立封建王朝,但政权实际是存在的,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蜀汉政治的前期,也是其最辉煌的时期。从占领益州时起,至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去世,共约20年。

       建兴元年(223)以前,诸葛亮虽说是刘备的助手,但由于刘备经常征战在外,因而在治国方面诸葛亮仍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受托孤遗命辅佐后主,“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治国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吏治良好,既有效控制了益州士族势力的过度膨胀,也得到其支持。

       蜀汉的中期,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234~254),他们治国“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继续保持了社会的安定。费祎注意维护与益州士族的关系,可以说,这一时期蜀汉政治状况与前期大致相同。但是,费祎对奸佞陈秖的提拔和纵容,为日后陈秖、黄皓的弄权乱政,留下了祸根,这是蜀汉的中期。

       蜀汉的后期,自253年年初费祎遇刺身亡后,蜀汉政治发生了很大改变。陈祗把持朝政,宦官黄皓与之“互相表里”,操弄权柄,朝政混乱。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姜维也岌岌可危,竟至不敢回朝议事,只好拥军在外以自保。政治的昏暗也引起社会的动荡,益州士族由于自己应有利益得不到封建王朝的保护,对蜀汉政权的存亡也漠不关心。于是在263年魏军攻入益州,蜀汉迅速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