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视频 > 文化百科

春秋三霸”吴、楚、越

作者: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      来源:本站      点击:3856      时间:2023-07-15

(一)吴国春秋

       吴国祖先是周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禅让逃到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古泰伯城),建立吴国,为少数民族首领(蛮人君长)。武王封知周章(仲雍曾孙)为吴君。吴君诸樊迁吴(今江苏吴县),至阖闾在今苏州市建阖闾城,任用楚亡臣伍子胥为谋臣,齐孙武为将军攻楚掠越,先后并吞安徽境内的巢、徐、钟离等国,占据安徽东南地区,成为南方大国,“春秋五霸”之一。鲁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亡夫差,取代吴国在安徽地区的位置。

1、伯爵吴国

       吴太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王的哥哥。季历很贤明,而又有一位道德智慧很高的儿子昌,太王想要立季历而传位给昌。太伯、仲雍了解父亲的心意,因此两人就一起逃到荆蛮,在身上刺纹彩,又剃除头发,以表示自己不可当国君,来避让季历。季历果然继位,这就是王季,而昌后来也因而继位为文王。太伯逃奔到荆蛮以后,自号为句吴。荆蛮人崇敬他的义行,因而跟从归附他的有一千多家,拥立他为吴太伯国。

       太伯去世,因为没有儿子,就由弟弟仲雍继位,这就是吴仲雍。仲雍去世,由儿子季简继位。季简去世,由儿子叔达继位。叔达去世,由儿子周章继位。这时周武王已经灭了殷朝,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周章。周章已经是吴的君长,因此就封他于吴。又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于周室北边以前的夏都遗址,这就是虞仲,位列诸侯之中。

       周章去世,由儿子熊遂继位。直至传到寿梦即位,吴国国势开始日益强大,自称为王。从太伯建立吴国,传了五代,到武王战胜殷商,封他的后代为两个诸侯:一为虞国,在中原境内;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区。又传了十二代,晋国灭掉了中原地区的虞国。中原地区的虞国灭亡后,又传了两代,而在夷蛮地区的吴国逐渐兴盛。总计从太伯传到寿梦有十九代。

 2、进取中原

       吴王寿梦二年,楚国的出亡大夫申公巫臣因为怨恨楚将子反,逃奔到晋国,又从晋国出使到吴国,教吴国作战驾车的技术。从此,吴国开始与中原地区相往来。并且派兵去攻打楚国。十六年,楚共王派兵攻打吴国,直打到衡山。

       吴王僚二年,公子光攻打楚国,结果打了败仗。五年,楚国将军伍子胥逃奔到吴国来,公子光以宾客之礼接待他。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共有兄弟四人,应当顺兄弟之序传位给季子。季子既然不愿意接受国君之位,而光的父亲先于其他兄弟即位,现在既然不能传位给季子,光就应当继位。因此他就暗中招纳贤士,想要找机会杀死吴王僚。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别有用心,便找到一个叫专诸的勇士帮助公子光。十二年冬,楚平王去世。次年春,吴国想趁楚国办丧事的机会去攻打楚国,派遣公子盖余、烛庸领兵包围楚国的两座城邑。不料楚国却派兵断绝了吴兵的后路,吴兵因此回不来。这时吴公子光就对专诸说,这是一个杀死王僚的大好机会。于是在四月丙子日,光预先在地下室埋伏了武装兵士,而邀请王僚到家宴饮。王僚派兵排列在路途上,从王宫一直到光的家宅,大门、台阶、坐席上都布满了王僚的亲信,又有持刀带剑的卫士在两旁护卫王僚。公子光假装脚痛,躲入地下室,派遣专诸在烤鱼中藏了匕首,把鱼呈给王,突然快速的抽出匕首刺杀王僚。而他自己也被刀剑当胸刺杀,杀死王僚,公子光于是继位为吴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3、吴破楚都

       吴王阖闾元年,任命伍子胥为行人,参预谋划国家大政。楚国杀了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喜也逃奔到吴国来,吴国任命他为大夫。三年,吴王阖闾与子胥、伯喜领兵攻打楚国,攻下舒邑,杀死吴国逃亡的两个公子。四年,又去攻打楚国,攻取六等两座城邑。五年,派兵攻打越国,把越国打败。六年,楚国攻打吴国,吴国派兵迎击,在豫章大败楚国军队,占取楚国的居巢而回。

       吴王阖闾九年,吴王与子胥、孙武率兵攻打楚国,直打到楚国郢都,楚昭王逃离郢都,投奔到郧,郧公的弟弟想要杀死昭王,昭王就和郧公逃奔到随国。吴国军队攻进郢都,子胥就从坟墓中挖出楚平王的尸体,加以鞭打,以报父仇。

       十年春,越国听说吴王在郢都,国内空虚,就趁机攻伐吴国,吴国另外派遣军队去攻击越国。楚国向秦国告急求援,秦国派兵救楚,攻打吴国,吴国战败。

       十九年夏,吴国派兵攻伐越国,在姑苏被越国打败,吴王阖闾被刺伤,后因伤重而死。吴王阖闾临终,遗命吴太子夫差为君。

4、吴国灭亡

       吴王夫差二年,吴国出动全部精兵去攻伐越国,在夫椒把越国打败,报了姑苏战败之仇。越王勾践领五千人退守于会稽山上,派遣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请允许越国男女作吴国的奴隶。吴王准备答应,伍子胥劝阻把越国消灭,吴王不肯接纳建议,而听从奸臣所言,答应越国求和,与越国订立盟约而撤兵离去。

       夫差十一年,吴国又派兵北伐齐国。同年,越王勾践率领他的部下朝见吴王,呈献吴王丰厚的礼物,吴王非常高兴。只有伍子胥心中恐惧,说道:“这种作为是表示越国将要背叛吴国了。”因此就劝谏吴王说:“越国是我们的心腹之患,现在我们对齐国已经达到目的,可是两国的风俗不同,我们虽然得到齐地,却有如得到石田一般没有用处。而且《盘庚之诰》说‘坏东西要消灭无遗。’奉行这条原则,商朝因此兴盛。”吴王不肯听纳。派遣子胥出使齐国,子胥就把他的儿子托付齐国大夫鲍息照顾,回来向吴王报告出使经过。吴王听说这件事,非常生气,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要他自杀。伍子胥临死之前说:“我死了之后,就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使它长成之后,可以制造棺材。挖出我的眼睛,放在吴国国都的东门上面,将来我要看到越国灭亡吴国。

       吴王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会于黄池,想要称霸中国,以保全周王室。六月,越王勾践派兵攻伐吴国,攻入吴国国都,并俘虏了吴国的太子友。吴人把战败的消息报告给夫差,夫差讨厌这个消息让诸侯各国知道。可是却有人把这消息泄露出去,吴王非常生气,把来向他报告消息的七个人通通杀死。七月,吴王仍然与晋定公争当诸侯的盟主,彼此争论不决。晋国的赵鞅一怒之下,准备率兵攻伐吴国,便以晋定公为盟主。吴王和诸侯结盟之后,与晋告别,想要攻伐宋国。后谋臣劝阻方领兵回国。太子被俘,国内虚空,士兵又都疲惫不堪,于是就派遣使者带了重金与越国讲和。

       十八年,越国越来越强大,越王勾践又率兵在笠泽把吴军打败。二十年,越国又攻伐吴国。次年,就包围了吴国国都。二十三年十一月,越国打败吴国。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迁到甬东,给他百户民家的地区居住。吴王说:“我老了,已经无法来侍奉君王了。我很后悔当初不听从伍子胥的劝说,使得自己落到今天这么凄惨的地步。”说完,便自杀了。越国灭亡了吴国,然后班师回国。

 

(二)楚国春秋

       公元前11世纪,位于西部的农业部落——周在周武王的领导下于公元前1027年推翻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统一了全国一千多个方国、部落(详《尚书大传·洛诰》、《史记·陈杞世家》、《汉书·贾山传》),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西安市西南),历史上为区别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市)而称西周(前11世纪至前771年)。西周通过统一战争和东征,大大开拓了疆域。周统治者为巩固地方政权,强化国家政权,大封诸侯,把王族、功臣和夏、商原有的贵族分封为各地诸侯,使“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邑以处其子孙。”周初分封这种诸侯国达100多个。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少数民族西戎攻破镐京。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前256年),可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各诸侯国兴灭交替,弱肉强食,诸侯称霸,使周王室名存实亡。

 楚国原为髳(苗)人酋长,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县境)立国,地僻荆山(位今湖北江陵,又名景山,而称荆国,姓,始于鬻熊,成王封其后代熊绎为君(一说康王时事)。熊恽改称楚国,直至灭亡,因首都长期在郢,别称郢国。因秦始皇父子楚,后来文献因避讳,常将“楚”写成“荆”。楚的先祖鬻熊为周文王师,其子事奉文王,因封子爵。荆称王较早,自文王始见于春秋,僖元年始称楚。楚国历史悠久,早在商武丁时代就是南方著名的部落方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为秦所灭,时逾千年。楚在兼并战争中鲸吞了江汉流域众多的华夏小国和氏族方国,成为南方大国。公元前335年灭亡越国后,成为当时版图最大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随着疆域拓展和战事需要,楚曾七迁都城。其中最后两个都城均在今安徽境:一是考烈王十年(前253年)迁都钜阳(今太和县宫集镇);二是考烈王二十二年冬,迁都寿春(今寿县),改名郢。这时楚已占有安徽全境。

1,楚国的兴起

       楚国的兴起、鼎盛及至衰弱。一部“功亏一篑”的楚文化史,让后人禁不住扼腕叹息。楚国和先祖出自颛顼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后裔陆终生六个儿子。长子名叫昆吾;次子名叫参胡;三子名叫彭祖;四子名叫会人;五子名叫曹姓;六子名叫季连。季连姓芈,楚国王族就是他的后代。

       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有一名叫鬻熊。鬻熊象儿子一样侍奉文王,早年死亡。鬻熊的儿子名中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地区,给他子男爵位的土地,姓芈,住在丹阳。以“丹阳”为都城(楚早期都城“丹阳”的地望所在)。楚子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的儿子姬牟、晋侯姬燮、齐太公的儿子吕及,都侍奉成王。

       熊通杀掉哥哥的儿子而自己接位,这就是楚武王。正值中原地区各诸侯国互相争斗之时,在南方属蛮夷之邦的楚国在熊通的治理下,开始强大。西周后期,楚国受到压迫而中衰,西周灭亡,楚开始复兴。(《国语·郑语》),“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熊通乃自立为武王”。(《史记·楚世家》)。《春秋史》载:“楚在南方长江流域,西周后期熊渠时虽开始发展,兴兵伐庸、杨粤,至鄂,还封其子为王,但到周厉王时因畏周讨伐,只能去掉王号。春秋初期楚国发展较慢,内部矛盾又多,一直到公元前740年熊通自立为武王后,其势力才逐渐向北方发展。”

       公元前689年,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熊赀即位,他一上台就将都城迁到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此后楚国便日益强大,到楚成王时则“楚地千里”。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被太子商臣逼迫自杀。商臣就是楚穆王。楚国至穆王时势力日强,先后灭江(今河南息县西南)、六(今安徽六安北)、蓼(今河南固始东北)等国,当其看到晋国衰落,就向北推进。至此,又先后多次打败其他诸侯,楚穆王向外扩张之势已咄咄逼人。

2,楚国的巅峰

       楚穆王死后传位给他的儿子侣,即楚庄王。而至楚庄王,达到楚国的鼎盛时期,以至“问鼎中原”。楚庄王即位三年,日夜寻欢作乐,不理国政,并传出命令说,有谁敢去谏劝他,立即处死。后经过伍举(伍子胥祖父)前往谏劝,楚庄王不再沉缅于淫乐,任用伍举主持政务,出国作战,多次获胜。公元前606年(庄王八年),楚国出兵讨伐陆浑戎(今河南嵩县东北)。庄王率领军队经过洛阳,并在周天子都城的郊区检阅部队,借以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往行郊劳礼迎接。庄王问王孙满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在此以前的夏、商、周三代,都把九鼎看作国家政权的象征,尊为传国宝。庄王问鼎,流露出了他要主宰天下的意思,这便是后世“问鼎中原”的典故。但聪明的王孙满回答说,能够取得天下的人,在德不在鼎!庄王闻听不高兴地说,现在哪个诸侯能够阻拦我取得九鼎!我楚国只需把折断了的戟尖收集起来,也就足够浇铸成九鼎了。王孙满叹息说,你难道忘记了九鼎的来历吗?虞夏盛世铸成九鼎,夏桀无道,九鼎被搬迁到殷,殷纣暴虐,九鼎又搬行迁到周。现在周天子虽然已衰弱,但还不至于被人取而代之,你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还不是时候。庄王只好回去了。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再传而至楚灵王。

 3,伍子胥复仇破楚都

       楚灵王生四子,因互相残杀,太子禄先被杀,后子比为王,再后公子弃疾设计而使两个哥哥自杀。于是,公子弃疾即位,也就是楚平王。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二年),楚国派大夫费无忌到秦国去替太子建迎娶秦女。费无忌见秦女长得漂亮,便赶在秦女的前面回到了楚国。对楚平王说,秦国的这位女子长得太漂亮了,你自己娶了吧!太子嘛,另外再给他娶个老婆就是了。好色的楚平王听从了费无忌的话,把原本想娶作儿媳妇的秦女,拿来做了自己的妃子,并生了个儿子熊珍。当时伍奢是太子的太傅,费无忌是少傅。平时太子不太喜欢费无忌,费无忌便常常在楚平王面前诋毁太子。楚平王把儿媳妇娶作自己的老婆后,费无忌心想,现在已得罪太子,将来太子得了天下还不杀了我,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将太子置于死地,才能有我今后出头之日。于是,他先找借口让楚平王将太子调离国都戍守边疆。再后来对楚平王说,听外面大臣议论,为着秦国女子,太子不但怨恨我,也怨恨你呀!太子在外正招兵买马,和国外的诸侯也来往,他想准备打回来做楚王呀!而伍奢父子是太子一党,将来要做个里应外合,现在不早动手,只怕将来会后悔莫及呀!

       楚平王一听,认为有道理,便囚禁了伍奢,并命人去召回太子,太子知道要杀他,便逃到宋国(河南商丘)去了。伍奢有两个儿子,老大伍尚,老二伍员(子胥),两人武艺都很高强,尤其是伍员更是聪明。费无忌意识到杀伍奢不同时杀掉他的两个儿子,终究是个隐患,便劝平王派人去对伍奢说,把你的两个儿子都叫来吧!儿子来了就释放你,儿子不来就杀了你。伍奢说,伍尚会来的,但子胥不会来的。楚平王问他是什么缘故,伍奢说,伍尚为人慈孝而仁德,听说父亲叫他,明知是来送死,也会来的。子胥就不同了,他勇敢聪明而有谋略,知道来了便是死,决不会来。将来替楚国招来灾难的必定是他。果然不出伍奢所料,伍尚对弟弟说,儿子听说可以解救父亲也不及时赶去,那太不孝了。父亲被人杀害而不能报仇,那太无谋了。我们兄弟二人,按照各自的能力,各人办各人的事,才是明智的。你逃走吧,我去陪父亲一起死。伍尚回到国都,与父亲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员则奔向他国。

       公元前515年(楚昭王元年),太子熊珍继位,即楚昭王。同年,令尹子常治了费无忌谗害太子建和枉杀伍奢等人的罪,费无忌被处死。公元前506年(昭王十年冬),吴国阖闾、伍子胥等联合唐、蔡等国一起讨伐楚国。楚国被打败,吴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纪南城)。楚平王被伍子胥掘墓鞭尸。

       楚昭王逃亡到了云梦,后来又经过郧而奔逃到随。楚国由于派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得到了秦国军队的援助,同时自己也集结起了残余部队,便联合起来与吴军作战,打了一次胜仗。这样,便又重新收复了都城郢。

4,楚国频频迁都

       公元前504年(昭王十二年),为了回避吴军袭击,楚国把都城迁移到鄀(今湖北宜城县)。楚迁都鄀后,国力逐渐恢复。公元前496年,顿国(今河南项城)想事奉晋国,背叛楚国,当年楚灭掉了顿国。公元前495年,胡国(今阜阳市)君主趁吴、楚争战时,抢掠俘虏了楚国边境的百姓。吴、楚战争停止后,楚进攻胡国,将其灭亡。

       公元前476年,楚军攻打东夷(今浙江滨海处),夷人和楚在敖(今浙江宁波、台州、温州三地间)结盟,东夷臣服楚,楚国势从此复振。至战国时代,楚更强大。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大败越国,杀越王无疆,越分裂成无数小国,臣服于楚。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十一年),苏秦倡导合纵,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以楚怀王为纵长。自此之后,秦国竟有数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雷池半步。

       公元前313年(楚怀王十六年),秦欲伐齐国,而楚国与齐国是盟友,秦惠王忧之。而秦相张仪则自告奋勇愿拆除他们之间联盟。张仪对楚怀王说,当今七国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国最强,齐、楚两国相当。如果楚国与秦国联盟,则楚国就比齐国强大;反之,如果齐国先与秦国联盟,则齐国就比楚国强大。所以,楚国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秦联盟。张仪许诺,楚国与齐国断交,同秦国结盟,秦国会把商於之地六百余里归还楚国。这样,齐国被削弱了,秦国感谢楚国,楚国又得到了大片领土,真是一举可获三利。楚怀王为眼前的利益迷惑,不顾屈原的反对,公开宣布与齐国绝交。连日隆重款待张仪,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秦国取回商於之地。然而,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有病,几个月不露面。楚怀王得知后,竟以为是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于是又派人到齐国辱骂齐王,齐王大怒遂决定与秦结盟。这时,张仪告诉在秦国的楚将,自己答应楚怀王的不是六百里地,而是自己的奉邑六里。楚怀王得知上当受骗了,勃然大怒,立即决定出兵攻秦。

        公元前312年春,秦、楚战于丹阳(此丹阳地在汉中),楚军大败,死亡八万人,汉中郡被秦占领。怀王不服输,集中全国之兵与秦军再战于兰田(今陕西兰田县东南),又被打败。韩、魏等国乘机南下攻楚,楚怀王只好领兵归国。次年,秦国愿与楚国讲和。楚怀王说可以,但你得把张仪交给我。秦王答应了,结果张仪来到楚国,贪婪而无大志的楚怀王听信妃子之言又放了张仪。待屈原从齐国出使回来,张仪已回到秦国。

       在这以后的几年中,楚国时而亲秦,时而亲齐。在楚怀王执政的最后两年中,秦国不断伐楚,并夺取八城。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执政,秦昭王发兵出武关攻楚,楚败死五万人,失陷十五城。楚慑于秦国的实力,主动与秦国修好。但到了公元前280年,秦国便又重新开始伐楚国。

       公元前278年,秦国将军白起攻破郢都,至竟陵、洞庭一带,建南郡。楚顷襄王东逃到陈(今河南淮阳)定都。当年,屈原投水而死。公元前262年,楚顷襄王死后,他的儿子楚考烈王即位。此时,秦军不断征伐各诸侯国,没有再征伐楚国。但担心秦国的征伐,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迁都钜阳(今阜阳市太和宫集镇)。

公元前241年,赵、楚、魏、燕、韩五国之师攻秦,失败。畏秦如虎的楚国于当年再次徙都至寿春(今安徽寿县)。这时候的楚国已经日益衰弱了,继考烈王之后,虽然也还传了三代,但时间都很短暂,总共不过十五年。

公元前224年,(楚王负刍四年),秦军攻楚,杀楚将项燕。第二年,秦国将军王翦率60万大军破楚,楚王负刍被俘,楚国宣告灭亡。    

5,楚国的遗憾

综观一部楚国史,不难发现,楚国至楚庄王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将国势推向极盛时期。晋国为削弱楚人对中原的压力,于公元前584年派巫臣使吴,教吴人使会各种战阵武器等,牵制楚国。后来的历史证明,晋国助吴抗楚的策略是成功的。吴国从东方极大地牵制了楚国的精力,并招致了吴师入郢之祸(前506年)。这一事件使楚国元气大伤,国势中衰,但春秋末期国势复振,继续拓展疆土,先后灭陈、蔡、莒等国。

春秋时百十年的战争,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楚先后灭四十余国,成为南方大国。晋先后灭二十余国,征服四十余国,成为中原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

自春秋至战国末楚国为秦所灭,楚灭国最多,疆域大大扩展。通过长期的军事扩张,吞并了大大小小的商代古国、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及民族部落,总数当在百余国族(《春秋史·楚国灭国表》)。但对于楚灭国的具体数字,自西汉以来就有多种说法。汉刘向认为兼国三十。清人顾栋国说有四十二。近代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吞并四十五国。郭沫若《中国史稿》说,楚灭四五十国,为列国首位。现代史学者较为认可的是总计灭五十一国。

楚国最盛时,其疆域占有今湖北全省、陕西、四川、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史记·苏秦列传》)成为南方首强,并形成与中原诸国长期争逐的局面。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七大强国中,领土以楚为最大,兵额以楚为最多,武器以楚国铸造的最为锋利,楚国的资源也很丰富,山泽的出产很多,手工业也很发达。楚国曾两次被推为纵长,主持合纵攻秦事宜。后来秦灭楚,用兵最多,遇到的阻力也大。战国晚期的纵横家常常以楚和秦相提并论,认为“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而且楚国曾消灭了实力强大的越国,但后来却被秦所灭亡。为什么呢?用今天马克思历史观分析,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交战国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力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心的向背。由此可见,楚国的灭亡,是统治阶级政治腐败、剥削残酷的制度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并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而遭致失败。

一国之兴必由贤臣而起。但同样,有贤臣也需有英明的君主。楚怀王时期,国势正强,又是主持联盟国家的纵长,完全有能力趁机消灭秦国,但贪图眼前小利素无大志的楚怀王又焉能挑起吞并列国的重任。

秦统一中国后,比较灭亡的六国,楚人是最不甘心的。这一点,深谙楚文化的郭沫若体察得最深刻。他在《屈原研究》一文说:六国中的楚人是最不甘心的,他们费了将近一千年的南方的经营。由整个的中国民族来说是有着不能磨灭的功绩,而在当时的楚国却要算是“功亏一篑”。秦楚争霸的焦点恰好在怀王、顷襄王两世,而屈原又恰好生在这个时候。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主张抗秦,先秦时代的学者自孔子以来大都怀抱着大一统主义。屈原不愿离开楚国,所希望实现楚国统一全国。在当时的楚国,以疆域而言比齐、秦还要大,以富庶而言是占着长江流域,怀、顷襄二王假使真真是有为之主,或者最后的胜利也不见得便要属于秦人。

历史证明,当时的楚国有能力取得大一统。然而,因无开明君主,楚国没有统一中国,但后来还是由楚人从秦人手中夺了回来。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之所以产生,都是那个不甘心的成果。历史学家的触角是敏锐的,其实能够证明当时的楚遗民具有强烈的复国心理的远不限于那“亡秦必楚”的预言和项梁、项籍都是楚人。最终胜利的刘邦又何尝不是利用了楚人的这种复楚文化之古的狂热呢?楚俗尚赤,刘邦自称为“赤帝子”,刘邦爱楚服、楚冠、楚歌,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不就是一首活脱脱的楚辞吗?难怪时人说,“楚人把半壁江山送给了秦人”。然而,也正是因为秦灭了楚,反过来,楚人也将秦的大一统江山葬送了。

 

(三)越国春秋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禹的远世子孙,夏朝少康的少子无余。他的先人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负责看守供奉禹的祭祀。“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1323页)他们身上刺着花纹,削短了头发,除去蓬蒿,开辟荒野,建设起都邑来。后来传了二十多代,到了允常。越侯允常在位的时候,与吴王阖闾发生战争,相互间结下了怨恨,互相攻伐。允常去世后,允常的儿子勾践即位,这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

1,越吴互相攻伐

勾践元年,吴王阖闾听说允常死了,就起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了敢死队去挑战,排成三列,冲到吴国的军阵前,大声呼叫,并一齐刎颈自杀。吴国的士兵看愣了,越国就趁此机会袭击吴国,吴国的军队被打败了。并且用箭射伤了吴王阖闾。阖闾临死的时候,嘱咐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越国。”

勾践即位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辛勤练兵,将用来报复越国。越国想先发制人,征伐吴国。范蠡就劝说越王不可出兵。越王不听,结果被吴国打败在夫椒。越王只能用残兵五千人,保守在会稽山上。吴王追击并包围了他们。

越王就对范蠡说,因为不听你话,才弄到这个地步,现在你告诉我怎么办?范蠡回答说,现在只有用谦卑的言辞,送厚重的礼物去给吴王,若还不获允许讲和,就连你自己也赔给他作随从。勾践无奈,就命令大夫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用膝盖跪地前行,向吴王叩头并请求宽恕,并说:“勾践请求做你的奴仆,他的妻子做你的侍妾。”吴王就想答应他,伍子胥却对吴王说:“上天有意将越国赐给了吴国,切勿答应。”文种将越国拒绝的意思回来向勾践报告,勾践就想杀掉妻子儿女,烧毁宝器,然后拼死决战。

文种制止勾践,并对勾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喜否)很贪心,可以用财来引诱此人。于是勾践就用美女和宝器,命令文种秘密地去献给太宰,太宰接受了馈赠,就带文种面见吴王。文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把越国的宝器全部收归给吴国。如果不幸不能赦免勾践,那勾践将要杀尽他的妻妾与孩子,烧光他的宝器,全部五千人与吴国决一死战,一定可以取得相当的代价!”太宰就乘机劝说吴王“越已经降服为臣子,如果把他赦免了,会对国家有利。”吴王准备答应赦免越王。伍子胥便进谏说:“现在不消灭越国,将来一定会后悔,勾践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文种、范蠡都是贤良的臣子,如果让他们从会稽回国,即将造成叛乱。”吴王不听,于是赦免了越王,停止作战而回吴国去了。

 2,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把一个动物的苦胆悬挂在自己的座位旁,坐着卧着时常仰望面前的苦胆,吃饭的时候也尝尝胆汁。并且提醒自己说:“你忘了会稽所受的耻辱吗?”勾践亲自耕种劳作,夫也也亲自织布,食物中肉类并不多,对待宾客优厚礼遇,赈济穷人,与百姓同劳苦。

勾践归国的七年,一直抚慰越国的士兵和民众,打算向吴国报仇。大夫逢同进谏说:“现在吴国的军力正在讨伐齐、晋,对楚、越也结下了深仇大恨,名声虽高过天下各国,实际上妨碍了周朝的威信,德行少而武功多,一定会骄傲自满。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厚待吴国。如此一来,吴国的野心更大,一定会轻易地发动战争,这便是我们连络援助之势的机遇,齐、晋、楚三国来讨伐吴国,越国乘着吴国疲惫的时候去进攻,就可以打败吴国。”勾践听从了建议。

过了五年,勾践召见范蠡说,吴国已杀掉了伍子胥,这是可以进攻的时机了吧!范蠡说,还不可以。

到了下一年的春天,吴王北上黄池会盟诸侯,吴国精锐的部队都随从着吴王,只有老弱病残与太子留守在吴国。勾践于是率师讨伐吴国,打败吴国并杀死吴王太子。吴王在黄池与诸侯订完了盟约,就派人送了一份厚礼,请求与越讲和。越国自己估量也不足以一下子灭掉吴国,就与吴国讲和了。

3,越国灭亡吴国

四年以后,越国再度讨伐吴国。吴国的士兵与民众都疲惫不堪,精锐的部队都在与齐、晋的战争中死了,因此,越国大败吴国,而留下来围困吴国。围了三年,吴国的军队失败了,越国就又把吴王围困于姑苏的山上。吴王派公孙雄打着赤膊,跪地前行,到越王面前请求讲和。勾践有些不忍心,想答应讲和。范蠡劝阻说,现在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难道可以逆天意吗?况且你为了征服吴国,每日尝苦胆,谋划了22年。但勾践仍然犹豫不决,范蠡于是就擅自击鼓进兵,并宣布说,越王已将政事交给我处理了,吴国的使者赶快离去,不然将要得罪你了。吴国的使者流着泪离去了。勾践觉得吴国很可怜,就派人去对吴王说:“我想将你吴王安置在甬东,做一个百户人家的君。”吴王辞谢说:“我已经老了,不能侍奉你君王!”就自杀了。自杀死用东西把脸遮盖起来说:“我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啊!”越王就安葬了吴王,并且把吴国的贪官太宰杀掉了。

勾践平定吴国以后,就率兵向北渡过淮水,与齐国、晋国的诸侯会盟于徐州,并进献贡品给周王室。周元王命令勾践为诸侯的领袖,勾践离开徐州以后,渡过淮南,将淮水上游的土地送给楚国。将吴国过去侵占的宋国的土地归还宋国,将泗水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鲁国。在这时候,越国的军队在江、淮以东纵横驰骋,诸侯都来祝贺,号称为霸王。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呕心沥血,与勾践密谋了20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雪洗了会稽的耻辱。勾践作了霸王,范蠡号称上将军,得胜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勾践为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就托人递了辞职信,不待勾践同意,便不知所踪了。范蠡临走前,曾劝文种也离开越国,文种没听从建议。结果,勾践就赐剑让文种自杀了。文种自杀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但已悔之晚矣。

4,楚灭越国

勾践去世后,他的儿子即位。自勾践后又传了六代,传至王无强时代。越国曾兴兵北伐齐国,西伐楚国,与中原诸国争强比胜。在齐威王时,越国有一次去北伐齐国,齐威王派使者去游说越王说:“越国如果不讨伐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并给越王分析了韩、魏、秦等国立场。越王王无强果然上当,放弃了齐国而去讨伐楚国。楚威王把越国打得大败,杀死了王无强,将越国所占领的吴国的土地全部取回来,一直追到浙江沿岸,还向北到徐州,打败了齐国的军队。“于是越遂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与徐州。”②越国从此分崩离析了。各族子弟相继争相继位,有的为王,有的为君,沿着江南的海边居住,朝贡侍奉楚国。

后来又过了七代,到闽君摇,协助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祖刘邦又封摇为越王,让他继承越国。东越和闽君,都是越国的后裔。

司马迁认为,禹的功绩很大,疏导九条大河,平定九州,直到今天,中原各国仍然安宁。到了他的远世子孙越王勾践,任用文仲、范蠡等谋臣,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用了20年的时间积蓄力量,在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灭亡吴国,勾践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接着向北到中原各国显示军威,又能尊崇周王室,被号称为霸王,勾践也是贤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