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边城
(397)
芒街的热闹地带就要到了,我看到一张张的宣传画扑面而来,它们大多贴在临街的墙上。这些画,无论文字也好,画面也好,包括色调、构图,甚至画中人物的动作,都与上世纪我国70年代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如出一辙,但其内容有时却让人费猜。
一根粗大的针头,下面狰狞着一汪血。我猜是警告不要吸毒,但婷婷却告诉我说,那是让家长带小孩去打防疫针。如此地画不对题,我们每猜一次,总要惹得众人的大笑。
看了这些画,我总觉得,这里真是一个初级阶段的社会,一切都是一种异样天真的假设。他假设所有的民众都不识字,只能识图;又假设把这些画昭贴于天下,人们每天必看;再假设大家看后必然受到教育;最后便会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是“初级”得天真!哈哈。
这里的街道呈井字形的佈局,商铺一家连着一家一字排开,低矮的购物店里货物成堆,那售货的人就睡在货上售货,小老板们则大多光脚踩在货台上招呼着买客,一股股的杂味冲来冲去,而顾客却是接踵摩肩。这里,大都经营越南的土特产,如绿豆糕、椰子糖、橡胶拖鞋、香水、牛角梳和木雕等,但轻工日用品却大都是我国的,连矿泉水竟也是中国广东的乐百氏。
越南芒街的热闹区,亦有不少简陋的房屋
那闹市的街头还随处可见“私人钱庄市场”,它是由大块的粗布张起的低矮大篷,篷内密集地摆放了几十张床,每张床都坐着一两个钱庄庄主。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庄主竟清一色地全是中青年越南女子。在她们身前腰后,放着装钱的铁箱以及数钞机、电话等物品,甚至还有摆出堆得近半米高的一摞摞货真价实的越盾、人民币、美元等。庄主们或数钱,或与顾客兑换货币,或在通电话,个个有条不紊地忙着业务。面对外人的拍照,他们也大多神态平静,不当回事。
像这样具有越氏风格的民房,在越南芒街到处都是
(398)
我们潇潇洒洒地买这买那,在买了个盆满缽饱后,随便在街边找了个地方吃了碗著名的牛河粉。一只大碗,宽宽的清汤,和热气一起飘出浓浓的牛肉香。汤里不多的米粉洁白如玉,散落着几片挂着紫筋的洋葱和鲜嫩的牛肉,在桌上成盘的鲜薄荷叶里捡上几枝儿,掐嫩嫩的芽儿丢在汤中,淋上些青柠檬的汁,深深地吸上一口,有着奇异的清香,在这挥汗如雨的时候,真是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呀。顾不上烫,我俩大口地吃完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字:鲜!
这样风格的宣传画,在越南芒街随处一见,它让我们想起了往年那个独特的时代
坐在街边品着冰茶,满眼飘动着来来去去越南姑娘的奥黛,白的、蓝的、粉的,淡淡的颜色交错着,风拂起了裙摆,那玲珑的腰身,让游人心动,难怪到过越南的人都说,这里姑娘的身材,有着最匀称的比例和最迷人的线条。哈,忍不住给老婆也买了一身,这酷似旗袍的,有着一袭长裤的越南国服,可惜老婆太胖,穿丢了感觉啰。
逢上大的活动,这个越南载歌载舞的民族,也不择场地地跳起来
越南芒街有公共汽车,但数量不多,因此,“摩的”成了这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他们大量地守候在街头巷尾,只要见到有客,就是一阵摩托轰鸣,那司机们满身的军色和太过热情的招呼,总是弄得人内心有点忐忑不安。
节庆之中的芒街,总能见到靓丽的越南妹子,一展她那袅娜的舞姿
中越交恶的十几年,虽然大多数华人都已经转道它方,但是,今天芒街的主流经济,依然是华人的,他们不仅给这里带来了繁荣,而且还传承了华夏古老的文化。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