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血肉丰碑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文丛 > 南洋寻根(连载) > 四、马来史根 > 3、血肉丰碑

(连载)《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 (295-296节)

作者:刘锋      来源:本站      点击:3230      时间:2017-11-14

3、血肉丰碑

(295)

       游览中国丘,已经够使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内地的“驴友”情绪难平了,当我们在杨导的带领下,趁着已经昏黑的夜幕,打着雪亮的手电,转过“三宝井”旁的一面围墙时,大家不竟一怔,骇然入目的,竟是一座让人感到无比沉重的纪念碑!

马来西亚中国丘峙立着雄伟的华人抗日烈士纪念碑

       看到我们惊讶万分,杨导一面用大手电筒照着碑石,一面用神秘兮兮的语调,轻悄悄地对我们说:“一路上,你们不是总想探索南洋华人的幽密吗?喏,前面这,就是华人抗日烈士纪念碑,它的下面,就埋葬着日军统治下的马来亚三年零八个月华人的悲惨岁月!这惨绝人寰的岁月,可够你们去探的。”

碑上的“忠贞足式”题铭,兆示了其忠贞足以成为华人千秋的典范

       此时的周遭,早已是暗黑一片,围墙所圈之内,静静无声,肃然而沉寂,除了我们一行,已经不见一个人影,天上,乌云也是沉甸甸的,世界在这里,似乎已经凝结了,凝结成了一个历史久远的沉思。

该碑埋葬着日军统治下,马来亚华人的悲惨岁月

      “你们看,华人殉难的骸骨,就埋在这座碑后,他们生前,可是有血有肉的人啦!”杨导以手电筒光指着碑后,语调凄沧地说。

纪念碑青龙盘绕,雕花装饰,庄严肃穆

       随着杨导手电筒白光的引导,沿着光柱,我们一行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座碑:

       手电筒光影下的碑,似乎还有一定的高度,它的碑座,有九级台阶,逐级以金字塔的方式层层向上簇拥,并在上方的中央,耸峙出一方方柱体的巨大石碑。暗黑夜空下的碑柱,此时如同悬浮于空中的惊叹号,在直指着苍天……

青草地上,花瓣装饰“国英”二字,分外醒目

       这个碑柱的最上方,镶嵌着早年中华民国青天白日国旗的图案。碑柱的正面,刻的是四个粗壮而巨大的楷体汉字:“忠贞足式”。它的右侧,书着一行小字:“马六甲华人抗日殉难义士纪念碑”,左则则是几个汉字落款:“蒋中正题”。

碑廊里,血写的历史,缀满了日军的暴行

       在这远在南洋的马六甲,受惯了大陆传统正面教育的我们,突然见到原中华民国的国旗和蒋介石的题碑,在情感上不免现出了阵阵的惊骇。

       我们一行端详着石碑,良久,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它明显地老了,衰老了,漫长的岁月,已经让碑上的刻字,显出了阵阵繁老和斑驳之态,它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让那每一个纹皱,都缀折出人世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而后,幻化成了抽象得如同梦境般的虚空……

马六甲著名侨领戴愧生撰写的碑文,把日治那一段血腥的历史,回还到了人间

       纪念碑周围的面积不算大,它的环境被打扫得十分干净,我们关注着那手电筒光影下的四周,觉得其环绕的氛围,很是有一点庄严肃穆的感觉,在它的台基上,这时的我们,竟然还发现了那上面摆有不少的鲜花,那——可是刚刚敬献的啊。

       在这深秋荒凉凄冷的中国丘上,于这萧瑟惨淡的氛围中,它向我们透露出的,可不是一般的民族情感,而是对中华民族百年的悲壮,乃至于坎坷历程中的无尽忧伤。

 

(296)

       据资料记载,眼前的碑,是马六甲市非常有名的华人抗日殉难义士纪念碑,该碑立于1948年,至今已达半个世纪之久,碑后安葬有极多被日军残杀的华人骸骨,当年纪念碑建成时,由联合国钦差大臣贞特爵士主持揭幕,总领军伍伯胜博士主祭,那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亲笔题碑,南洋华人的各界社团领袖和受难者家属云集,气氛十分肃穆,场面也庄严感人。

马六甲抗日烈士纪念碑经大马华人捐款,数次修缮,始成当今的模样

      “你们再看这一边,”沉思中的我们,在被杨导点醒后,就顺着他手电的聚光一直看过去,只见碑柱上有一块铭文铜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齐聚上前,看着,再看着,不用更多的讲解,我们确实震撼了:浩浩荡荡,真是浩浩荡荡,一支南洋超千人的华人队伍,一批当年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来,又慢慢地消逝在碑后一个不太大的土堆当中。

这块“美化抗日义士纪念碑碑志”,把大马华人的一颗颗爱国心,留存了人间

      看着这个太小的土堆,这个竟能容纳千人的土堆,我想,如今脚旁的这累凄凄芳草的土堆,它埋进了日寇当年的几多荼毒,几多血腥,几多杀戮,几多残酷?

       小小的土堆啊,人的生命,竟被挤压在这样的一个方寸之间!

墓碑装饰的“浩气长存”题铭,把人间的正气播撒在南洋

       一群南洋华夏民族的后代,在这个异国他乡遥远的地方,被一个人类的悲剧,就这样画上了一个残酷的句号!

      从此开始,有多少父母痛失爱子?有多少婴幼沦为孤儿?

大马著名侨领戴愧生,1931年归国,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

       人世间,只留下这南洋饱受蹂躏的魂魄,日复一日,与哀草和虫哭作伴;只留下这一方毫无生命的铜牌,在寂寥中,诉说着这人世间梦魇般的血泪往事……

       而这,眼前的这,竟只是日寇南洋血腥暴行和残酷杀戮中的沧海之一栗!

大马著名侨领戴愧生早年追随孙中山国父,参加了同盟会

       我呆呆地伫立着,眼光牢牢地盯在手电光照射下的铭文上,是的,哪里用得着再多去说,这段简短的铭文,已经把日寇的凶残无比真实地记录下来,把华人的苦难传留在了人间。

大马著名侨领戴愧生留下的墨宝被人争相珍藏

       铭文全文如下:                                    

       七七事变后,我海外侨民,莫不以输财救国相号召,迨日寇南侵,南洋各地,且有武装配合盟军抗敌者,以是寇兵所至,我侨民逐以抗日就罪,备受荼毒矣。

       马六甲古城以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十五日陷于敌,侨民荼毒尤甚。

       初则沿户搜索,稍涉嫌疑者三百余人被杀,其后亚沙汉锯木厂工友五十六人,马接区村农约三百人,德兴胶园锄草者十有七人,热水湖野新区及各乡村民二百余人,且复被杀,计先后死者千数百人。

       其死也或刀,或刺,或碎脑,或洞腹,或掘土成窟,集体屠埋,或幽闭一室,纵火骈毁,呜呼,惨矣。

       然其就死也,或笑傲示不屈,或慷慨詈敌不绝口,或始终默不一语,盖绝鲜悔吝求幸免者,呜呼,又何其壮也。

      今寇氛即戢,世难已平,死事者咸一一为当代所旌表,侨居马六甲同仁,则集死者残骸,葬之于古城中国山(BUKIT CHINA 即三宝山)之麓,即封之,复立石为文,以记其事。

       呜呼,炎云叠叠,山传中国之名,瘴海悠悠,庙萧郑君之像,虽异邦犹吾土,骨有攸归,配后烈以先勋,魂非孑立,而况锺浩气,播义声,为民族争光,与海天共寿。仁即成矣,目为瞑诸!

南安戴愧生撰文并书

马六甲全体华侨敬立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五日

       “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如此般地凶残?你看,这只是当时的大马侨领戴愧生记载日军大屠杀的一个极小部分,可是,你们知道吗,日治下的马来亚,那三年零八个月,华人过的是什么日子?那可是陷进了人间地狱哪!

大马著名的侨领戴愧生积极支持孙中山的国内革命战争,并捐钱捐物

       那些华侨,只因为他们是华侨,就成群结队地被枪杀、被刀辟、被活埋、被烧死,从1942年1月15日日军攻陷了马来亚开始, 到二战结束,前前后后, 日军整整屠杀了华人达40万之众!

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当年四方奔走,为支持中国抗日舍身忘死

       所以,在马来西亚,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堆。” 在我们看完铭文后, 杨导用异常激愤的语调, 向我们继续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