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晚晴情结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文丛 > 南洋寻根(连载) > 三、星洲种根 > 7、晚晴情结

(连载)《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 第七章(261-262节)

作者:刘锋      来源:本站      点击:1630      时间:2017-05-11

26、晚晴情结

(261)

       晚晴园,这座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小小庭园,有谁能想到,在祖国内忧外患,国家陷入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年代时,这里却成为了热血华侨追随孙中山先生拯救祖国的革命之母?

此为中国天津美术学院的雕塑精英呕心沥血所雕的孙中山及辛亥革命历史人物高分子栩栩如生的塑像群

       在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孙中山先生为了祖国的沉亡,曾九次亡命于此,历史,在这里记下了一件又一件近代革命的惨烈事件,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当年孙中山为了反清救国,其历史足迹遍及海内外地区

       它包括,1900年7月9日,孙中山为营救革命党人的朋友,被康有为向新加坡英国殖民政府告发,而被捕的日本革命友人宫崎寅藏时,也被新英当局逮捕入狱的首次赴难新加坡。

晚晴园以它丰厚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将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传留在了遥远的南洋

      1905年6月11日,孙中山从法国马赛乘轮船“唐京号”到 新加坡,在“小桃园酒店”与革命党人尤列、陈楚楠、张永福和林义顺等密商组织南洋革命团体的二次奔走新加坡。

在晚晴园内,睹物思情,其内心对孙先总理的敬意,油然而生

      1906年4月6日,孙中山在新加坡设立了“同盟会”,并以晚晴园为会所,由孙中山举起右手,带领革命党人陈楚楠、张永福、李竹痴等宣誓:“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次活动新加坡。

望着晚晴园内展示的列强强加给中国不平等条约,每个有爱国心的华夏子孙,无不义愤填膺

      1906年,孙中山偕胡汉民在晚晴园起草“同盟会会章”,选举新加坡同盟会分会的四次亲赴新加坡,以及随后不久来新亲临视察的五赴新加坡。

晚晴园内孙先总理的坐像,就在庭院的中央,他仍在遙望着遙远的故乡

      1908年3月7日,孙中山在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失败后,为避开清庭追杀的六次潜伏新加坡。

孙中山先生南洋纪念馆,经各界的襄助,以丰富文物展示,让人留涟忘返

      1908年7月11日,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卢慕贞、红颜知己陈粹芬,为重整革命团体,筹募召开“槟城会议”的七赴新加坡。

这晚晴园馆内一张张久远的历史照片,都是孙中山当年留下的史痕

      1908年10月,孙中山为了扩张党组织,设立“南洋支部”,与汪兆铭、胡汉民从西贡专程之行的八赴新加坡。

望着晚晴园内历史久远的旧照,百年沧桑感油然而生

       以及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从法国乘英国轮船回国,于12月26日,最后一次登临新加坡的土地,和他的军事顾问荷马李将军同住陈武烈大厦时,与迎接他的南洋革命党人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何心田、殷雪村、丘国瓦、陈武烈等人密商筹借外债,为新政府重建中国做好准备等。

晚晴园,这遙远的南洋小院,想不到孙中山曾八次亲赴此地,呼吁革命

      国难当头,九次赴难新加坡!晚晴园,这座经过百年风雨洗礼的庭园,如今政体转换的社会震荡和人间灾难,虽然如同过眼云烟,消逝殆尽,然而,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华夏人那样,在南洋,在一代伟人的孕育下,把一个凝固的、封闭的民族力量,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积聚起来,让它突然苏醒,然后,像山洪爆发一样地组织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使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封建历史的社会根基,一个貌似强大的清庭,顷刻间土崩瓦解的!

 

(262)

       华夏南北,几番起义,几多征战?南洋大地,几多桑田,几多牧场?忽而是近代伟大革命的摇篮,忽而是二战时期日军的占领、扫荡,晚晴园内,当年屋内的周遭事物,虽然如今已经丧失殆尽,但园内孙中山先生从檀香山带回广东故乡的翠亨村,又从故乡带入南洋,并亲自栽种入晚晴园的“烈士树”,仍然健在,它现在就昂然地伫立在那里,同那座老旧的建筑物一样,共同见证了当年南洋华夏的热血男儿,如何视死如归,去掀起中国近代革命轰轰烈烈一页的。

在小小的南洋晚晴园内,孙中山曾在这里亲自筹划了八次国内反清起义

       救民族于危亡之中,必先驱除鞑虏;拯文明于衰微之际,必须创立民国,于是,为了迎接科学和民主的新曙光,一批批的中华志士和仁人,在晚晴园内,带着一个个民族的渴望,率先冲向了华夏的战场,终于,黄冈起义爆发了。

为了中华民国的新生,孙中山在晚晴园内,组织了一批批海外华侨支援国内反清起义

       1907年5月,孙中山晚晴园培养的革命党人陈涌波、余纪成等集合了700多人,于潮州黄冈城外,誓师起义。次日,攻克黄冈,成立了军政府,他们首先除暴安良,继而与清军激战于沟城港,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下, 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他们却为世人谱写了一曲英雄的壮歌。

1905年6月11日,孙中山和林义顺等革命党人,在新加坡晚晴园,密商组织南洋反清革命团体

       终于,镇南关起义爆发了。1907年12月,由孙中山于晚晴园亲自策划,委革命党人黄明堂为都督,冯祥为司令,李幼卿为副司令,何伍为支队长的镇南关起义,在2日零时爆发。

晚晴园内,由海内外艺术家雕塑的反清志士,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波诡云谲

       同盟会革命党人率革命军300多人,从越南越过国界袭击了清庭的镇南关,占领了制高点右铺山。孙中山偕黄兴、胡汉民等是日亲赴该地督师。当发现清军陆荣廷、龙济光带兵堵截,山上缺弹、缺粮、缺水时,孙中山亲自开炮轰击敌人,使起义军深受鼓舞,大家与10倍之敌血战了7昼夜,最后虽然因失利选择突围而撤入越南,但孙中山的宿愿:“进入中国最南角的镇南关,然后悬军万里,旌旗堂堂,贯通中国的中腹,而出中国最北角的山海关,一出山海关,爱新觉罗王朝就彻底完蛋了”却从此拉开了序幕。

当年由孙中山在晚晴园所发出的各种文告,曾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波谰

      终于,河口起义爆发了。1908年5月,孙中山又在晚晴园策划和发动了钦州、庸州和云南河口的起义。在河口的起义中,起义军曾一举攻克河口、蛮耗等地,缴获枪支万余,给清军以很大的打击,并在中国的大地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由此而导致了广州、福州,直至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晚晴园内的一尊尊历史雕塑,用艺术家的心血,把那一段中华血与火的历史,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站在晚晴园前,我们望着这个中国近代革命的波澜起伏之地,这个兴兴废废多少次的百年小园,它如今虽然正静静地俯伏在那里,凝固成了一个长久的沉思,但是,假如我们透过历史的沉思,重新审视它的内核,凸显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和血脉所产生出的巨大凝聚力,它让远在万里之遥的星洲华侨和华人,今生今世,甚至永远,都包裹在强烈的中华心魂之中。

为了组织起反抗清朝的革命党,孙中山在晚晴园内,与同盟会新加坡支会成员共同谋划

       那早期的星洲,华人虽仅以侨居的身份,心怀着“祖国”,将中华的文化和血脉,与南洋的天时、地利、人和紧紧融合在一起。但在晚晴园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海外重要基地以后,从孙中山先生1900年的第一次亡命新加坡,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大功告成,远在南洋的华人,不仅仅是心怀“祖国”,为“祖国”近代的革命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而且他们甚至直接为祖国的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仅以广州黄花岗起义献身的72烈士为例,是役,其牺牲的南洋华侨有31人,其中的新加坡华人就有10人之多。

孙中山以他实实在在的革命足迹,通过南洋的晚晴园,将祖国与新加坡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历经百年的晚晴园,虽然经历了十九世纪末叶的革命风云,日本占领时期的奴役和异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疏离和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心无芥蒂”的联谊各阶段,但无论何时,中华母族文化在那个美丽的绿岛,都从来没有被湮灭过,如今,它以晚晴园为一个转捩点,不管是在华夏,还是在南洋,两地的华人与侨胞,都以血浓于水的情感和强大的文化民族力量,以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中国近代这场伟大的革命,也许这一点,才是一代伟人孙中山,现在仍能深深镌刻在海内外华人内心深处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