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劫后余生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文丛 > 南洋寻根(连载) > 三、星洲种根 > 6、劫后余生

(连载)《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 第六章(252-253节)

作者:刘锋      来源:本站      点击:1296      时间:2017-04-20

6、劫后余生

(251)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可怜的盟军战俘们,是如何经受住了那地狱之火的煎熬,而活下来的。

       通常而言,身陷囹圄的盟军战俘都要受到俘虏营里的酷刑、苦役、饥饿、苦闷、疾病和羞辱的折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种精神的强力支撑,任是铁打的汉子,要不了多久,也就会形销骨殒的。

二战时,位于中国奉天的盟军俘虏收容所

       这正像樟宜监狱里的英军战俘麦丹斯感受到的:“失败的,身陷囹圄的,被剥夺一切权利的痛苦,所有这些,我都可以承受。但令所有囚犯不能承受的,是人格的侮辱,是垮掉的精神,是人性的丧失。”

       于是,在非人的状态下,战俘们能否活下来,除了肉体的承受能力外,就是看谁能在那个地狱的深处,为自己燃点一丝希望的亮光,这那怕是一丝,或许只有半丝,也能让那行将飘逝而去的魂灵,听到那遥远天国里隐隐传来的感召声。

二战时,日军建位于奉天的盟军俘虏营占地五万平方米

      为了这一点点微明的希望,一批批的盟军战俘们,何以以生命为代价,去打造那一个个的小教堂,就可以让人理解了。它是那已经奄奄待毙的盟军战俘,生命回光里的一线游丝,这一游丝,在那可怕的人间地狱里,不知挽回了多少无助而又挣扎着的生命。

日军战败后,换了人间,昔日的日军所建盟军俘虏营,换成了关押日军的地方

      下面,就是几个重拾生命的盟军战俘,以精神的支撑,经受住了日军炼狱之火的苦熬,而终于活了下来的真实故事。

      他是一个牧师,名叫高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苏格兰联队的队长,新加坡陷落时,他被日军从樟宜辗转送到了泰国,去建筑桂河大桥的“死亡铁路”,同他一起筑路的六万多名盟军俘虏,陆续有一万多人,因饥饿、生病、或者虐待而死。

中国东北辽原战俘营为日军所建专门关押盟军战俘的魔窟

       一位日本军官曾凶神恶煞地对他们吼道:“我要让你们英格兰人所谓高贵的身价,贱于猪狗!”

       开始时,这批英军战俘还能保持尊严和精神的寄托,后来,日军就用饥饿和各种刑罚来折磨他们,使他们失去了自尊心,以至于意志消沉。

此为二战时期日军关押南洋盟军战俘的沈阳集中营

       不久,他们这一批战俘先后患上了可怕的“森林溃疡症”,其肢如僵尸,眼如魔鬼,肉如烂柿,形如枯槁。但即便如此,日军监工仍用竹棍不停地抽打他们继续工作。于是,在俘虏中,为生存的“弱肉强食”、“出卖朋友”的恶行,也陆续出现了。这些精神上的垮塌,开始加速了英军战俘死亡的速度。

二战时,日军关押盟军战俘的沈阳集中营,以斑斑血泪,控诉日军的滔天罪行

       就在这时,有两位来自樟宜,叫米勒和慕尔的英军俘虏中的基督徒,用精神的力量,改变了这种人间地狱的惨况,他俩用爱心和义举拯救了全营的人。

       高登说:“他们把已经处于弥留状态的我,从被抛弃的丛林中抬回,为我专门盖了一间竹房,拿战俘们少得可怜的食物喂给我吃,并且安排战俘们轮流照顾我,使我慢慢得以恢复生存。与此同时,他俩用爱和生命的意义,去支撑起了全营战俘的精神,他们告诉大家说,那种爱是无人能夺的,它比生命还要珍贵。”

位于沈阳日军所建专门关押盟军战俘的博物馆,以铁的事实,把日军暴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高登接着说:“当时,我一心想死,有一晚,米勒在讲爱和生命的意义时,我不耐烦地大喊,‘让我死去吧,一死百了!在这种地狱里,还有什么生命的意义?还能找到什么爱?’米勒温和地对我说,‘先生,有一位不知名的诗人曾经说过,我寻找我的灵魂,却找不到;我寻找上帝,也同样找不着;然后,我寻找我的兄弟,结果这三样都一起找到了。’这些话,让我醒悟过来,开始重视了生命的意义。”

二战时期,美国的温奈特将军在南洋战败后,被关押于奉天收容所

       从这以后,高登所在全营不少的人,在他俩的影响下,都参加了基督小组聚会,大家彼此分享上帝的话,并互相勉励和安慰。以后,他们又组织了按摩队,特地为那些肌肉萎缩的人按摩,也利用某种管道获得一些药品,给那些生病的难友医治。

在这奉天收容所里,二战时的盟军战俘受尽了磨难

       精神的亮光,让全营的创造力也活跃起来,有人用木头、铁管做支架,送给那些断手断脚的战俘。也有人用竹子、葫芦做乐器,组成乐队。不久,他们还成立了一所“森林大学”,在战俘中教授各种学科。最后,他们相互协助建造了一座礼拜堂,将木头十字架矗立在会堂的前面。

日军奉天盟军战俘收容所所长丰田原治是残酷折磨盟军囚犯的原凶

       圣灵的光,拯救了一群受邪恶折磨的人们,它使英军战俘的死亡率大大减少,1942年的圣诞节,比起过去同期简直有天壤之别,战俘中的厨师们利用各种食料,烹饪“佳肴与甜点”,聚餐时还有聚会,他们唱圣诞歌,读圣经,并且互相代祷。虽然米勒因此而被日军钉死在十字架上,慕尔也因痢疾而被日军投入大海,但这一批领受到“上帝慈爱”的战俘们,正因为把“爱分给了众人”,从而终于活到了盟军胜利的那一天。

 

(252)

       幽默可以扶危济困救人于苦难,这在日常状态下,不太好让人感觉到,但作为地狱里生活的盟军战俘来说,却是屡试不鲜的一剂灵丹妙药。

       下面介绍的这个叫做斯坦利·帕维尔德的英军上尉,原是一名年轻的军医,1942年,他与众多的英联军战俘们一起,被日军投入了新加坡樟宜监狱。

当年日军关押盟军战俘的奉天收容所布满了髙压电网

       入狱不久,他看到一个个的英军战俘,因饥饿、生病,或被拷打以及深感绝望,相继死于了阴暗的牢房。为了解救难友们的生命,他用一切诙谐的办法,让狱友们精神上轻松起来。

       一次,一日军看守要求他保证不试图逃跑而签约时,他用只有英国人才能听得懂的话,咕噜道:“只有在被禁锢的时候,我才会不逃走。”旁边的狱友们当时就有点忍俊不住,这造成了日军看守军官的满脸狐疑。

二战时,日军在奉天关押盟军战俘的死亡集中营

       面对如此凶险,这位诙谐的上尉向日军看守解释说,这是西方一种古老的风俗,当要签署重要文件时,人们经常这样地祷告。他这样解释了一番后,日军看守才悻悻而去。

美军南洋的温奈特将军在日军的奉天集中营被折磨得骨瘦如柴

       以后,他在狱中,又为难友们设计了一种更为幽默的“职业治疗法”。这正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我把大部分的牢狱时间和精力,花在跟踪和捕捉臭虫和虱子上,当捕捉到有足够的数量时,我就借一切机会,把他放进日军士兵的小屋中,当我看到日军士兵被咬后的难受样子时,我顿时会感受到精神上的无比轻松和畅快。”

二战时,日军专门关押南洋盟军战俘的奉天集中营

       斯坦利·帕维尔德的这种“职业治疗法”,相当有效,当大家在争相效仿后而偷着乐时,那战俘们的精神苦闷和失望才开始逐渐好转。